大運成都 青春之城
來源:新華社 發(fā)布時間:2023-07-23 21:15:05
五天后,成都將迎來一場青春的盛會——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當世界的目光聚焦成都,,人們會發(fā)現(xiàn),青春活力是這座千年都市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
進取,、活力、創(chuàng)意,、多彩……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匯聚于此,、追求夢想,這座“青春之城”綻放著青年人努力奮斗的精彩,,迸發(fā)出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
青春之城 逐夢之地
成都的大街小巷,現(xiàn)在隨處可見大運會元素和標識景觀,。其中,,志愿服務小站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28歲的志愿者張思宇這幾天正為來往游客提供咨詢等服務,。
7月15日,,在成都東部新區(qū)三岔湖的成都大運會城市志愿服務小站,志愿者為游客介紹當?shù)芈糜钨Y源,。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2017年,,當一首《成都》火遍大江南北,張思宇考上四川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研究生,,開始深入接觸成都?,F(xiàn)在,他已融入這座城市,,成為一家公司的員工,,并住進人才公寓。“我要成為一名專家級工程師,,用鍵盤改變世界,,不負奮斗青春。”他說,。
7月15日,,在大運村志愿者之家,一名志愿者在工作,。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選擇成都作為逐夢之地,。
30多歲的陳斯在成都創(chuàng)建了一家科技公司,其關鍵技術填補了行業(yè)空白,。他喜愛成都,,也被當?shù)匚幕3啥疾桊^林立,,可休閑,,可聚會,很多事情在茶館就能談成,。更重要的是,,青年人通過努力可實現(xiàn)夢想。
陳斯說,,在成都,,工作快節(jié)奏和生活品質能很好結合。他在成都高新區(qū)創(chuàng)辦了成都北斗智尋信息技術發(fā)展有限公司,。2021年到2022年,,公司進入成都天府軟件園進行成果轉化加速,向高科技成熟企業(yè)邁進,。
這是7月14日在成都寬窄巷子景區(qū)拍攝的迎大運主題景觀,。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一邊奮斗,一邊生活”,,這是青年向往這座城市的理由,。成都高新區(qū)黨群工作部常務副部長張古哈說,成都高新區(qū)逾75萬“雙創(chuàng)”人才中,,35歲以下青年人才占比90%,。
近年來,成都市通過統(tǒng)籌孵化資源,,著力解決青年創(chuàng)業(yè)“落地難”問題,。截至目前,成都已累計上線800家孵化場所,,為8842個青年創(chuàng)業(yè)項目提供孵化入駐服務,。相關調查表明,在蓉大學生65.82%愿留下工作,。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成都14-45歲青年達960.3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45.87%,。成都這座千年都市,,成為青年人的逐夢之地。
多姿多彩 靚麗青春
敢于啃“硬骨頭”是青年人鮮明的特征,。陳斯至今還記得,,他帶領的團隊在2019年攻堅一項關鍵技術時,全都憋著一股勁,,而這項技術在行業(yè)應用上沒有先例,。
這支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的團隊,像赴戰(zhàn)場,、攻山頭一樣,,跨界學習、研究,,一次次沖鋒,。業(yè)務攻堅時,風油精,、咖啡,、茶是最受歡迎的“三件寶”。陳斯說:“每人都有風油精,,一星期用一瓶,。”咖啡、茶同樣用來提神,,消耗得也快,。經過努力,他們最終啃下“硬骨頭”,,拓展了公司的業(yè)務范圍,。
6月21日,人們在成都大源中央公園內的咖啡館喝咖啡,。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奮斗是青春的底色,,拼搏是夢想的階梯。數(shù)據顯示,,成都創(chuàng)業(yè)年輕化特征顯著,,成都市超80%的創(chuàng)業(yè)青年在37歲以下。
每天早上8點半,,準時到四川大學國家生物醫(y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五樓的3D生物打印實驗室做科研,,是30歲的咸陽小伙張勃慶的習慣。
7月14日,,在成都高新區(qū)鐵像寺水街,,游客在茶鋪體驗當?shù)靥厣w碗茶。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在導師張興棟院士的指導下,,張勃慶在成都進入了“骨誘導”領域,。為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張勃慶踏上創(chuàng)業(yè)之路,。“個性化骨誘導顱骨修復體目前在臨床試驗階段,,產品預計3到5年后上市,。”張勃慶說,能夠看到自己研發(fā)的成果造?;颊?,是前進道路上的最大動力。
7月20日,,四川大學助理研究員張勃慶在四川大學國家生物醫(y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3D生物打印實驗室工作,。新華社記者 吳曉穎 攝
創(chuàng)新是青年自帶的基因,也是一座城市不斷前進的動力,。因為青年人的活力與創(chuàng)新,,各種新職業(yè)也如雨后春筍在成都出現(xiàn)。
在成都一間普通的辦公室里,,一群青年人聚在一起,,忙著有些“另類”的事——通過揭秘基因的遺傳“密碼”,幫助客戶找“祖先”,。公司創(chuàng)始人周坤說:“溯源工作門檻非常高,,需要計算機、生物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多個學科交叉研究。”
大數(shù)據架構師,、漢服造型師……不僅在城區(qū),,成都農村也出現(xiàn)一批新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群體,。在成都蒲江的鐵牛村,,有50余名來自全國多個省區(qū)市的“新村民”,他們做產業(yè),、搞文創(chuàng),,推動著鄉(xiāng)村振興。
青年人在成都追逐夢想,,這座城市也因他們的到來更具青春氣息,。
4月19日,滑板愛好者在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練習滑板,。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如今,,體育運動成為成都新潮流。天府新區(qū)麓湖公園社區(qū)的CDT運動公園熱鬧非凡,,從早上的少年足球,、籃球訓練,到晚上的俱樂部比賽,再到周末的潮流運動,,這里成了大家揮灑汗水的好去處,。
7月21日,在四川天府新區(qū)CDT運動公園內,,小朋友參加暑期少兒足球訓練,。新華社記者 楊進 攝
王冬果大學畢業(yè)后,,選擇留在麓湖公園社區(qū)從事體育產業(yè)相關工作,。“我們的場地使用情況非常火爆,,足球聯(lián)賽每天都在進行,。潮流活動一般在周末,大家喜歡用體育運動放松,。”
世界目光 更上層樓
大運會是世界青年的盛會,,為不同膚色、不同種族青年搭建起溝通交流的橋梁,。不僅中國青年迷上了這座“青春之城”,,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也喜歡上這座“幸福生活,人間煙火”的中國城市,。
7月13日,,丁小丁(右二)在成都桐梓林國際社區(qū)鄰里中心書院的英文課堂上,。新華社發(fā)(桐梓林國際社區(qū)供圖)
在成都定居近6年的英國小伙丁小丁是一名四川女婿,,在澳大利亞留學時結識了現(xiàn)在的妻子。大學畢業(yè)后,,他隨妻子一同來到成都并繼續(xù)學習深造,,是成都桐梓林國際社區(qū)鄰里中心的一名外籍志愿者,主要負責管理社交媒體,、制作短視頻,。
到成都后,丁小丁從最初完全不了解中國習俗到逐步融入當?shù)厣?,把成都當成了第二故鄉(xiāng),。在丁小丁制作的視頻里,有大熊貓,、啤酒節(jié),、茶藝、春節(jié),,還有他最愛的成都美食,,“我想讓外國朋友看看中國的樣貌,讓全世界都知道成都的美麗與美味”。
7月14日,,兩名游客在成都錦里用手機拍攝剛剛購買的特色飲品,。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國際賽事的舉辦,為世界打開一扇了解成都的大門,。“運動員將在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上獲得獨特的體驗,,不僅是體育競賽,大運會的教育科研活動和成都的城市文化都令人神往,。”今年3月第一次踏足這片被天府文化滋養(yǎng)的土地,,國際大體聯(lián)代理主席雷諾·艾德不吝贊美之詞,表達了對成都大運會的期待,,“成都豐富的城市生活引人入勝,,茶社、傳統(tǒng)建筑,、大熊貓基地等都將成為參賽者的難忘體驗”,。
3月22日,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游客佩戴熊貓公仔發(fā)箍拍攝大熊貓,。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在更多外國人眼中,這座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都市正青春,,是一座“國際范”十足的城市,。“在機場就已經感覺到成都是一座現(xiàn)代化大城市,很適合舉辦大型運動會,。”17日,,巴西代表團成員一行抵達成都,巴西代表團新聞聯(lián)絡官凱莉剛下飛機,,就迫不及待地跟同伴分享她對成都的初印象,。
7月17日,首批抵蓉的巴西代表團成員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成都交通體系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國際化。”在成都生活了15年的英國人安迪見證了這座城市的飛速發(fā)展:外國餐廳不再“難找”,,高鐵連接各個城市,,家門口就有休閑健身的運動場。從年輕小伙變成中年奶爸,,他也在這座“雪山下的公園城市”收獲了愛情,、友情和事業(yè)。閑暇時,,他喜歡騎車走街串巷,,在深夜約三五好友擼串,“相信成都的未來會更美好”。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