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線縫古服 秉承匠心守初心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0-08-24 09:09:43
??????在濰坊十笏園非遺空間的一家門店里,,一位女子手工縫制古服飾,,用一針一線將匯聚著濰坊元素的手藝發(fā)揚并傳承,。8月23日,,記者走進這家特殊的古服飾手工制作技藝工作室——“云涂”,傾聽濰城區(qū)級非遺傳承人孫晶講述她與古服飾結緣的故事,。
孫晶縫制的古服飾
??????受姥姥的影響,,孫晶從小與手工制作服飾結緣
??????初見孫晶,,一襲淡黃色的宋代褙子,宛若江南女子般秀麗優(yōu)雅,,手中的針線游走在服飾布料上,,舉手投足間都展現出東方女子的柔美,。
??????談起手工縫制古服飾的初衷,孫晶表示,,濰縣自古就有“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的光輝歷史,在手工服飾上產生了豐富的濰坊元素,。真正與古服飾制作結緣,,還要從她姥姥那一輩說起。
??????孫晶的姥姥生于民國時期,,寒亭區(qū)朱里街道前埠下村人,。當時姥姥的父親經營著布莊絲綢生意,,遠銷東南亞多國,,家境殷實,。出嫁后的姥姥,承擔起為一家人制作衣物的工作,。因心靈手巧,刺繡工藝精湛,,周圍婦女經常向姥姥求教,。姥姥也帶領著很多婦女為娘家布莊、衣店制作服飾,。
??????孫晶由姥姥一手帶大,七八歲時就對姥姥手工縫制的各種衣飾,、工藝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纏著姥姥學做手工。十幾歲時,,孫晶慢慢顯露出了這方面的才華,開始自己嘗試縫制各種服飾,,一件件作品常引得周圍鄉(xiāng)親們連連稱贊,。
??????2002年,,孫晶從昌濰師專英語教育專業(yè)畢業(yè)后,,從事了一段時間藝術方面的工作。在此期間,,孫晶并沒有放棄對古服飾的熱愛,利用空余時間,,不斷搜集這方面的信息,。2005年,,孫晶在工作之余開始走上了手工縫制古服飾的道路。
??????從量體到設計選材,,做一件古服飾至少要三天
??????“那時候資金有限,只能在家里給身邊的親朋好友縫制漢,、唐宋,、明,、清的服飾,,如褙子,、旗袍,、偏襟等,?!睂O晶說,當時人們對古服飾的接受程度遠不及現在,有時一個月都接不了一個單子,。
??????在孫晶看來,近代我國服飾的主流基本是受西方文化及日韓,、港臺服飾的影響而衍生出來的,,但中國服飾的傳統(tǒng)元素堅決不能丟失,。她覺著自己身上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立志全身心投入這項事業(yè)中。
??????2015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孫晶辭去工作,專職從事手工縫制古服飾,,并在十笏園開設了云涂古服飾手工制作技藝工作室。她親自為每位走進工作室的顧客,,量身定制一件專屬的手工縫制古服飾,。從量體到設計,、選材、裁剪到歸拔,、從緄邊到盤扣……做一件古服飾至少要三天左右的時間,,有時還會需要一周左右。
??????“耗時久,,每一步必須一絲不茍,,沒有任何修改的余地,容不得半點閃失,?!睂O晶說,手工制作古服飾最重要的是量體,,只有最初的量體數據準確無誤,,才能縫制出最貼合的服飾。
??????在孫晶看來,,古服飾的精髓是在對身體尺寸準確的把握上,,在手工細密的針腳里,這遠遠不是機器縫制出來的衣服能比的,。
??????癡迷傳承手制傳統(tǒng)服飾,,讓更多的人了解熱愛
??????對于手工制作古服飾的未來,,已經是濰城區(qū)級非遺傳承人的孫晶有著自己的想法,“古服飾的制作過程,,先人們賦予了很多智慧在里面,,它不僅是一種傳承,也是中國服裝文化的縮影,。古服飾的制作精髓不應該被遺忘,,它代表著中國服裝文化不能磨滅的傳統(tǒng)。雖然現在古服飾仍是小眾化的服裝,,但相信會有更多人接受它的美,。”
??????成立了云涂古服飾手工制作技藝工作室后,,來向孫晶學藝的達百人之多,?!艾F在每個月會接10個左右的單子,。”孫晶表示,,相比接單數量,,她覺得更重要的是執(zhí)著和匠心,,不能只追求速度和效益,,卻疏忽了服裝最重要的靈魂,。
??????“我堅持手工制作,,就是希望把這么美的傳統(tǒng)服飾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它,、熱愛它,?!睂O晶說,現在從事手工縫制傳統(tǒng)服飾的人已經屈指可數,,這種制作技藝到了瀕臨失傳的地步,,所以必須要傳承。
??????如今,,孫晶正在整理我市有關傳統(tǒng)服飾手工縫制技藝的資料,,她希望未來可以寫一本專業(yè)方面的書籍,。就像孫晶所言,古服飾是有感情,、有靈魂的,,它承載著手藝人的熱愛,、審美以及對傳統(tǒng)手工技藝的追求,。這份傳承,,來自于她一針一線縫制的堅持,,來自于此生唯愛這一件事的癡迷,,更來自于對傳統(tǒng)無法被替代的深信不疑,。本報記者 郭超
?
?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