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正能量: 讓你遠離“低累點”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0-10-19 14:49:53
累可以分兩種:身體累和心累,。真正的累,是“心累”,,而現(xiàn)代人喊累,,多數(shù)也是心累。“累點低”的人,,往往容易被負能量“霸屏”,。“要在別人看到問題的時候看到希望,要在別人充滿希望的時候看到問題,。” 讓負能量轉(zhuǎn)正,,不是一碗心靈雞湯,而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修煉,。接地氣+正能量: 讓你遠離“低累點”
“十一”長假后的第一天工作日,,看到在京工作的意大利姑娘娜塔莉發(fā)的朋友圈:“當(dāng)一個人累的時候,她不會大哭,,也不會大鬧,。因為真正的疲憊,是說不出一句話的,。你只想一個人待著,,或者回到家直接躺在床上,好好睡上一覺,。所以有的人不喊累,,不是她不累,,而是她把這種累,當(dāng)作自己前進的動力,。”今年27歲的娜塔莉是一個中國通,,每次她發(fā)朋友圈,我都會鼓勵一下這個瘦瘦小小,、離開佛羅倫薩溫暖的家,、只身來北京打拼的姑娘。
有人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累點”太低了,。記得早些年,我和姐妹們討論過“淚點低”“沸點低”的問題,,言外之意就是“容易被感動”,。此去多年,“累點”竟成為了新名詞,。
“累點低”也是一種亞健康狀態(tài),,真正的累是“心累”
網(wǎng)上有人總結(jié)“累點低”的幾大表現(xiàn):1.早上懶得起床,一直睡不醒,;2.公車開來了,,也不想跑著趕上去。3.上樓時,,常常絆腳,;4.不愿與上級和外人見面;5.喜歡躺在沙發(fā)上或把腳伸到桌上,;6.容易腹瀉或便秘,;7.總是想睡覺,但是上床后卻不易入睡,;8.“累點”容易變“淚點”,;9.工作或看書時注意力難以集中;10.心悸胸悶,,總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滋味,。其中符合3項就是“累點”偏低;符合9項的,,不止是“累點”問題,,很可能已屬于過度疲勞了。
其實,,累可以分兩種:身體累和心累,。真正的累,是“心累”,,而現(xiàn)代人喊累,,多數(shù)也是心累,。
10月9日長假結(jié)束上班第一天,我發(fā)朋友圈說:“要想廢掉一個人,,就讓他(她)使勁休假,。”
我們小時候,,周六要上學(xué),,父母也要上班。那時候父母晚上還會加班,,且都是體力活,。我似乎沒聽他們喊過累。母親老是說:“年輕時有使不完的勁兒,。”
現(xiàn)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一周5天工作日,假期也越來越多,,為什么現(xiàn)代人反而越來越累呢,?
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累點低”的人往往情緒波動較大,,感受力變得遲鈍,,工作效率低下,常常感覺身體被掏空了,,這其實也是一種亞健康狀態(tài),。而改善這種狀況,需要我們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身體,,二是心理。
身體驅(qū)“累”:盡量過接地氣的生活
我以為,,如今年輕人“累點低”的原因是“缺煉”和“缺席”,。這些年,家長和學(xué)校都一味追求“成績?yōu)橥?rdquo;,,忽視了孩子們的身體鍛煉,;電腦網(wǎng)絡(luò)及手機的普及又讓大自然在孩子成長中逐漸“缺席”。
現(xiàn)代生活的優(yōu)越便利,,不知不覺剝奪了我們很多身體力行的機會,。比如汽車代步,為我們爭取了更多時間,,但是有多少人因此“雙腿被廢掉”,?我走在外面的時候,尤其是陽光正好,、百花開放的季節(jié),,經(jīng)??吹接腥藢④囃T隈R路邊上,他們不是出來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欣賞下路邊的花花草草,而是窩在汽車里刷手機,、玩游戲……那一刻,,我每每有沖上去拉他們下車走一走的沖動。
有些人倒是有健身愿望,,卻迷戀健身房,,花錢買卡、添置裝備,、請教練……在小區(qū)周圍,,增長速度最快的就是健身房。我不是一味反對去健身房鍛煉,,而是想說:請盡可能去大自然里走走,、跑跑、練練,,因為要接地氣啊,。
人作為一種生物,是需要陽光雨露的照拂,,更需要跟土地親密接觸——接地氣,。美國2013年的研究顯示,“接地”(皮膚與大地相接觸)能夠減少,、甚至預(yù)防受傷以后炎癥的產(chǎn)生,,包括紅腫、疼痛和喪失功能等,。研究期間,,參與者坐在椅子上,腳底踩在具有導(dǎo)電性能并與大地相連的墊子上,,每天進行30分鐘的“接地”治療,,效果非常神奇。
這些年來每天中午12點,,我會準時出門接地氣,。散步時,我也會有意選擇小區(qū)或公園里那些綠樹成蔭,、沒有鋪瀝青的小路,,聞到泥土芳香,哪怕是塵土味道,,我感覺五臟六腑都透著舒服,。有時,,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覺、休假,,而是替換著做不同的事情,。正如蔣勛所說:“當(dāng)我們回到大自然里,去走走山路,,在海浪里沉浮,,可以讓身體找回原本的平衡。”
心理驅(qū)“累”:勇于讓負能量“轉(zhuǎn)正”
馬云曾說:“讓負能量轉(zhuǎn)正,,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能力”,。“累點低”的人,往往容易被負能量“霸屏”,。生活是一碗五味雜陳的湯,悲喜交加,。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壓力無處不在,但是面對壓力,,不同心態(tài)的人往往導(dǎo)致不同的結(jié)果,。“要在別人看到問題的時候看到希望,要在別人充滿希望的時候看到問題,。”這也是成年人需要練就的本領(lǐng),。
心理學(xué)家羅森塔爾有個著名的“自證預(yù)言”效應(yīng)理論:實驗證明不同的心理期望對于結(jié)果的影響,即現(xiàn)實會不自覺地朝著我們所想象,、所預(yù)期的方向發(fā)展,,我們最終表現(xiàn)的多好或多糟,往往由一開始的心態(tài)所決定,。
我們身邊很多人在“自證預(yù)言”效應(yīng)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一種對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消極看待的習(xí)慣,直至變成一個消極的人,。一個消極的人,,通常“累點”也很低。
變消極心態(tài)為積極心態(tài),,并不是面對挑戰(zhàn)時說一句“我能行”“我可以”就可以坐享其成,,真正的改變和進步需要我們腳踏實地付出持續(xù)的努力。讓負能量轉(zhuǎn)正,,不是一碗心靈雞湯,,而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修煉。
所謂的正能量,,就是要對昨天感恩,、對今天樂觀,、對明天期待。“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從生活方式入手,在思維意識上升級換代,,是我們告別“累點低”亞健康狀態(tài)的途徑,,更是我們擁抱幸福的捷徑。
濰報全媒體記者:胡楊/文
責(zé)任編輯: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