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來啦,!為了保暖,,這些“坑”別踩!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健康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0-11-30 10:39:34
編者按:進入冬季,,氣溫下降,,各地上演“花式取暖”,,從秋褲、暖寶,、熱水袋,,到空調、暖氣,、電熱毯……你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了嗎,?
第一招:暖寶寶
當心出狀況
秋冬取暖招數(shù)中,暖寶寶總有一席之地,。貼上一片,,效果明顯,再也不用裹緊小被子瑟瑟發(fā)抖啦,!不過,,如果暖寶寶使用不當,可能會讓你出些“狀況”,。
專家說
首先,,暖寶寶不能直接接觸皮膚,應該隔著衣服貼,。我們也可以時不時給身上的暖寶寶換個位置,,以免某一部位被源源不斷的熱量持續(xù)滲透,不知不覺就被低溫燙傷了,。另外,,由于小朋友的皮膚比較稚嫩,,就不建議使用暖寶寶了。
第二招:熱水袋
不要“祖?zhèn)鞯?rdquo;
天氣越來越冷,,熱水袋的“鐵粉”也紛紛開始冒頭,。咕咚咕咚灌滿水后,一整天都抱著不撒手,。使用熱水袋要注意什么呢,?
專家說
熱水袋的那種熱,來得比較“猛”,。因此,,在使用熱水袋時,一是要注意不能裝得太滿,,二是水溫不宜過高,。而且,灌熱水袋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以免操作不當發(fā)生燙傷,。
安全起見,大家可以在熱水袋外面包上一條毛巾,,起到隔熱的效果,。如果想用熱水袋暖被窩,也可以將它放在被子與毯子之間,,到了睡覺時間就拿出來,。這樣也能避免因蓋子沒塞緊,熱水流出導致燙傷的情況發(fā)生,。
另外,,熱水袋也有一定的壽命,盡量不要使用“祖?zhèn)鞯?rdquo;,,注意及時更換,。
第三招:空調暖氣
記住開窗通風
在寒意格外“虐人”的地區(qū),空調總是能大顯身手,。掐指一算,,距離上次開空調的八九月份也沒多久,精打細算的你,,是不是也想著把清潔這一步給省了呢,?
專家說
空調是容易滋生霉菌、細菌的,,如果沒有經過清潔就貿然使用,,各種看不見的“污染”會悄無聲息地盤旋在室內,盡心盡力地為我們的呼吸道健康“添堵”,。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別嫌麻煩,,定期清潔。
開暖風一時爽,,一直開暖風卻會讓人感覺口干舌燥,。秋冬季節(jié),無論家庭取暖是用空調還是暖氣,,都別忘了及時補水,。可以適當配合使用加濕器,,同時注意開窗通風。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室內外溫差過大,,身體容易受涼。如果供暖比較熱,,要適當增減衣服,。對于自采暖的家庭來說,建議不要把溫度調得太高,。
另外,,還有的家庭習慣使用電熱毯,也要注意溫度不宜設置得過高,,對于不能自動控溫的電熱毯,,當達到合適溫度時就應立即切斷電源。使用時間上也要特別留心,,保險起見,,最好在入睡前就關閉電源。
第四招:全靠抖
不作就不會死
一年四季露腳踝是不少年輕人的“時尚底線”,。無論寒風如何凜冽,,也要挽起褲腿,心甘情愿地靠抖取暖,,做“美麗凍人”,。
專家說
無論是保暖基本靠“抖”,還是冷天堅持露腳踝,,對身體的傷害一點都不小,。著涼、感冒,、長凍瘡之類的結果,,只是小打小鬧,而像關節(jié)炎,、風濕病等“大招”,,也在積極蓄力中,。所以,縱是年輕,,大家也不要可勁兒“作”了,。寒冬時節(jié),還是乖乖地把褲腿放下來,,將秋褲塞進襪子里,,讓自己暖暖和和不好嗎!
小貼士:做好“四保暖”,,美麗不凍人
保暖重點1:頭頸部,,濕發(fā)及時吹干。很多女性都是長發(fā),,洗頭后不容易干,,如果不及時吹干,頭部受寒很容易導致頭痛,,尤其是在月經期或經前期,。冬天,外出圍圍巾不僅是裝飾,,更能保護頸部,。頸部大椎穴最怕風寒。如果大椎穴受寒,,背部寒氣加重,,會導致陽氣受損。
保暖重點2:腰腹部,,忌穿低腰褲,。肚臍是神闕,也就是神之門,,是最薄的地方,,很容易受寒。一旦它覺得冷就會立刻“鬧情緒”,。露臍裝以及低腰褲,,腰腹部就很容易受寒,寒氣引起氣血不通,,不通則痛,,導致痛經、月經不調等婦科病,。
保暖重點3:膝關節(jié),,預防“老寒腿”。即使冬天,很多年輕女性也喜歡穿短裙,,膝關節(jié)長期暴露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會引起血液循環(huán)不通暢,導致“老寒腿”,,出現(xiàn)腿部酸麻脹痛而且還有沉重感,。
保暖重點4:腳部,在家穿襪子,。“寒從腳底下生”,,如果腳部受涼了,容易導致寒邪入侵機體,,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疾病就可能乘虛而入。女性在家穿拖鞋最好穿個襪子,。如不小心受寒,,可用艾葉泡腳,喝紅糖姜湯水,,或用熱水袋熱敷等,記住剛受寒時及時用效果比較好,。(人民健康網(wǎng)綜合自健康中國,、中國婦女報)
責任編輯:李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