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這些藥 可能會促生“超級細菌”
來源:人民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16:38:48
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頭孢菌素,、阿奇霉素等這些我們常見到、常聽到的抗菌藥物,,也是抗微生物藥物中的一種,。抗微生物藥物,,是指能抑制和殺滅病原微生物,,用于預防和治療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藥物,它包括有抗菌藥物,、抗病毒藥,、抗真菌藥和抗寄生蟲藥等。提到抗微生物藥物,,不得不再說一說另一個詞語——“超級細菌”,,超級細菌在近些年慢慢走進大眾的視野,甚至讓人聽了聞風喪膽,。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李亞冰說,,“超級細菌”準確的名稱叫“多重耐藥性細菌”,它并不是特指某一種細菌,,而是泛指那些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人類對藥物的濫用,加速讓細菌逐步從單一耐藥到多重耐藥甚至泛耐藥,,最終成為耐藥超級細菌,。專家表示,細菌耐藥不僅是醫(yī)學問題,,還會給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給疾病的治療增加了難度。
李亞冰表示,,我們自己一些錯誤用藥行為就是對抗微生物藥物的濫用,,這也是讓超級細菌形成的一個“加速器”。
錯誤一:
感冒了就用點抗生素
感冒了就上抗生素,可能是很多人慣有的操作,,那么,,感冒了真的需要服用抗生素嗎?李亞冰指出,,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對于病毒引起的感冒,抗生素其實是無效的,,大部分人在經(jīng)過約一周左右的病程后可自行痊愈,,只有一些合并有細菌感染的感冒,才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按時按量地使用抗生素,。
錯誤二:
追求新的、高檔的抗菌藥物,,迷信廣譜藥
所謂廣譜,、窄譜,通俗地講,,就是抗菌藥物所能覆蓋的細菌種類較多,、地毯式殺菌的,即為廣譜,。而抗菌藥物所能覆蓋的細菌種類較少,,精準對癥殺菌的,即為窄譜,。那是否廣譜的就一定優(yōu)于窄譜呢,?李亞冰說,其實也不然,,我們不要太迷信廣譜藥,,一般來說,建議能用窄譜的就不用廣譜的,,能用低級的就不用高級的,,能一種藥解決問題的,就不聯(lián)合用藥,,不要以為把最好的藥給用上,,病就會好得快一些,過度,、過量的用藥只會提升細菌們的“戰(zhàn)斗力”,,甚至催生出無藥可治的“超級細菌”。那么抗微生物藥物究竟該怎么選擇,,建議最好是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由專業(yè)的醫(yī)生根據(jù)感染細菌種類等來合理用藥,首選針對性強、窄譜,、安全性好的抗菌藥物,。
錯誤三:
“無所不能”的“消炎藥”
頭疼牙疼,吃點“消炎藥”,,感冒發(fā)燒,,吃點“消炎藥”……“消炎藥”曾一度扮演著老百姓眼中“無所不能”的殺菌勇士,而這個抗生素等抗菌藥物,,就是老百姓眼中無所不能的“消炎藥”,,很多老百姓覺得,抗生素等抗菌藥物可以治療一切炎癥,。李亞冰說,,實際上,消炎藥主要針對的是非感染性炎癥(無菌性炎癥),, 它主要包括非甾體類消炎藥(如布洛芬等)和甾體類消炎藥(如地塞米松等),,而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動的一類次級代謝產(chǎn)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fā)育功能的化學物質(zhì),對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但對病毒感染則無效,常見的有鏈霉素,、頭孢菌素,、青霉素等,所以,,準確地來說,,把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藥,其實是不恰當?shù)摹?/p>
錯誤四:
是藥三分毒,,癥狀好一些了就不要再用了,!
有些人覺得,是藥三分毒,,于是,,在使用抗微生物藥物時,一看到癥狀稍有好轉了,,就自己擅自停藥或減量,,但其實,不足量的使用,,往往很容易催生耐藥性,,所以,一旦涉及使用抗微生物藥物時,一定要做到遵醫(yī)囑,,吃足量,。
總之,對抗微生物藥,,我們要做到的是正確看待,,既不濫用,也不盲目拒絕,,應遵醫(yī)囑合理使用,。(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林惠芳)
責任編輯: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