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山地馬拉松越野跑,?業(yè)內人士:對辦賽參賽要求更高
來源:中國網 發(fā)布時間:2021-05-24 09:37:53
中新網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 邢翀)由于比賽途中局部地區(qū)天氣突變,,一場名為“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造成人員傷亡。截至23日早上8點,,共搜救接回參賽人員151人,,其中8人輕傷在醫(yī)院接受救治,21名參賽人員找到時已失去生命體征,。
何為山地馬拉松越野跑,?《跑者世界》雜志副總編、熊貓超級山徑賽By UTMB總經理晏懿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對此釋疑:山地馬拉松絕非簡單地將城市馬拉松“挪到”山地,,而是對賽事組織者,、參賽選手要求更為嚴格的賽事。
晏懿有著多年越野跑,、山地馬拉松參賽和組織經驗,。在他看來,馬拉松,、山地馬拉松和越野跑是不同的比賽類型,不應就此混淆,。從舉辦地點來看,,馬拉松作為路跑運動,多在城市間干道進行,;山地馬拉松多在城市近郊,,而越野賽則多在遠離城市的荒野舉行。
三種類型賽事更大的差別在于路面起伏,。“我們知道,,馬拉松比賽如果創(chuàng)下紀錄需要被世界田聯認可,賽道均應為符合要求的鋪裝路面,,比賽路線的海拔落差不能超過42米,。當一場馬拉松距離的賽事的海拔落差過大,,有一些非鋪裝路面,就能稱之為山地馬拉松了,。”晏懿說,。
而根據國際越野跑協會規(guī)定,比賽路線中70%以上路面狀況為“非鋪裝路面”才可稱之為越野跑,,全球影響力最大,、難度最高的極限越野跑賽事之一“環(huán)勃朗峰超級越野挑戰(zhàn)賽”(UTMB)更是要求“非硬化路面”要超過80%。在晏懿看來,,這是越野賽的最“野”之處,。
這種“野”的特性直接導致了越野賽救援難度極高。“因為在遠離城市的地區(qū)比賽,,比賽時間往往較長,,所以需要有一套非常嚴格的賽事管控體系。”晏懿說,。
以UTMB“落地”中國后的熊貓超級山徑賽By UTMB為例,,賽事舉辦有著超嚴格的計時系統和醫(yī)療系統。比如,,比賽早上6點出發(fā),,按照測算8點應有80%—90%選手通過第一點位,如果實際通過的選手數量未達到這一區(qū)間,,系統則會發(fā)出預警,,說明比賽存在狀況,從而引發(fā)一系列應急機制,。“起初覺得這一系統運行紛繁復雜,,但確實是非常有必要的。”晏懿說,。
UTMB誕生于2003年的歐洲勃朗峰山間,,賽道途經法國、意大利和瑞士三國,,這里也是現代越野賽的發(fā)源地,。晏懿介紹說,勃朗峰天氣狀況同樣變化多端,,比賽也常被中斷或取消,,但是都是基于嚴格的預案和測算,到達什么樣的程度就會采取相應的措施,。
至于有聲音認為并非所有景區(qū)都應當成為越野賽場地,,晏懿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其實越野賽就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賽事門類,,普及性非常強,,任何地方尤其是景區(qū),,大多可以找到結合自身特色的越野賽場地,但需要注意的是,,應當由專業(yè)組織者,、經驗豐富跑者去發(fā)掘。”
除了辦賽方面需要更為嚴格的部署,,參與山地馬拉松,、越野賽的跑者也需要具備更為綜合的能力。馬拉松主要考驗跑者的奔跑能力,,除此之外還應具備野外生存技能,,方可參與越野跑賽事。
“越野跑賽事一般都會提供官方強制裝備,,但這僅是一種針對頂尖選手的基本參賽需求,。”晏懿稱,作為參賽選手需要認清自己,,如果不是能力最強的選手,,就需要在強制裝備基礎上根據自身需求準備更多裝備。“如果怕冷,,需要在強制裝備基礎上帶更多保暖裝備,;如果怕熱,需要帶更多水和防中暑藥品,,跑者需要對參賽抱有敬畏之心,。”
晏懿一般會建議選手經過16-20周訓練后再參加城市馬拉松,要想參與越野跑則需在此基礎上提高戶外生存經驗,,要知道迷路了怎么辦,,失溫中暑了如何處理,對定位導航的運用等都需要熟識,。
“我們經常呼吁敬畏自然,、認清自己,這并不是一句大話,。”晏懿說,,在悲劇面前,這是各方都值得反思的問題,。
責任編輯: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