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紅色力量
濰坊濱海大家洼幼兒園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1-06-04 15:05:05
濰坊濱海大家洼幼兒園黨支部堅持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有機結(jié)合起來,,注重師德師風建設(shè),,牢固樹立創(chuàng)新的工作理念,,組織開展尋找社區(qū)老黨員“上門聽黨課”主題黨日活動,,在黨的百年華誕之際,珍惜這一黨性教育資源,,聆聽他們講述崢嶸歲月,、回望革命歷程,讓紅色精神世代傳承,。
一,、家庭紅色珍藏館
走進鄭向陽老人的家,20幾平的書房里,,每個角落都是一個故事,。軍帽、紅色紀念章,、老舊的照片,、一個個大紅的榮譽證書……就像走進了一座紅色展覽館,詮釋著一位共產(chǎn)黨員,、一位曾經(jīng)奔赴越南參加過戰(zhàn)爭的老兵走過的足跡,。一段段文字、一張張圖片,,將鄭向陽老人光輝革命的一生和艱辛的歷程娓娓道來,。
二、紅色基因成“傳家寶”
鄭向陽老人說自己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愛黨愛國的意識,,正應(yīng)了那句“濃烈的家國情懷不是天生就有的”,,老人家真正把紅色基因當成“傳家寶”,,從小對孩子嚴格要求,,老人家講了兩個小故事。那時候退伍回家開起了大車拉水泥,,正值夏日炎炎,,叫來了大兒子和自己一般卸車,光著膀子,,一鏟一鏟干起來,,手上、腳下很快就磨出了泡,,兒子說:爸爸,,我們喝點水吃口飯再干吧?老人家一口回絕了:干不完不吃飯不喝水,!第二個故事是孩子小的時候貪玩不認真學習,,在寒冬臘月,,讓孩子脫下褲子單腿站在板凳上,用鞭子抽到一周都不敢坐下,,心疼的母親只能在屋里偷偷抹眼淚,。“那您不怕孩子恨你?”“怎么能不恨,,兒子親口跟我說過,,小的時候真恨,長大了才覺得感激我,,因為我的嚴格要求兒子才能克服各種困難,!”老人多次提到“沒有理想的人是做不出成績的,只有有了理想才能夠?qū)崿F(xiàn),,但這需要奮斗,!”
三、薪火相承報國家
聽老人講,,還在上小學的小孫子寫出了這樣的文章“我的爺爺是陸軍,,我的大伯是海軍,長大后我要當空軍…”薪火相承報國家,,這一家三代讓我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結(jié)合自身實際,老黨員從生活中,、工作中的小事說起,,用生動鮮活的語言向大家講解如何做好一名共產(chǎn)黨員。他的講述,,引發(fā)了在場老師們的共鳴,,大家認真聆聽著老黨員的“初心”,更加堅定了跟黨走的信念,,堅持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讓紅色精神薪火相傳,。(李欣)
責任編輯: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