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記憶】濰坊國際風箏會落戶記
來源:2009年《濰坊晚報》國慶特刊 《祖國萬歲》(原文轉載) 發(fā)布時間:2021-06-04 11:32:00
濰坊國際風箏會現(xiàn)已享譽世界,聲播海內外,,但濰坊國際風箏會最初籌建的原因及過程,,濰坊是如何成為世界風箏都的,,以及濰坊風箏最早是如何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這些歷史都是鮮為人知的,。
在建國60周年之際,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倡議和籌建者之一的孫立榮老人,,并通過查閱各種歷史資料,,走訪風箏界的其他老藝人,從中揭開了許多塵封許久的往事——
時至今日,,濰坊國際風箏會已經(jīng)成功舉辦了26屆,,并聲播海內外,但濰坊國際風箏會最初籌建的原因及過程,,濰坊是如何成為世界風箏都的,,以及濰坊風箏最早是如何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這些歷史都是鮮為人知的,。
在建國60周年之際,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倡議和籌建者之一的孫立榮老人,,并通過查閱各種歷史資料,,走訪風箏界的其他老藝人,從中揭開了許多塵封許久的往事——
?。ㄉ蠄D) 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開幕式盛況,。
(中圖) 一席長談,,錢大衛(wèi)(左一)作出支持濰坊辦國際風箏會的決定,。
(下圖) 錢大衛(wèi)(左三)來濰考察,。
邂逅錢大衛(wèi)
孫立榮說,,談起濰坊國際風箏會的舉辦,不能不提一個美國人——華盛頓州風箏協(xié)會副主席,、西雅圖市風箏協(xié)會主席大衛(wèi)·切克利先生(中文稱“錢大衛(wèi)”),。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孫立榮時任濰坊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此時,,濰坊風箏就已經(jīng)名聲在外。1983年5月,,由上海市旅游公司和上海工藝美術協(xié)會聯(lián)合組織的中外風箏放飛表演交流活動中,,舉辦方除了邀請了美國、日本的風箏代表隊參加外,,還在國內單獨邀請了濰坊參加,。當時,,受濰坊外事辦的委托,我市工藝美術研究所組織人參加了交流活動,,并帶去了各式風箏20只,。
在活動中,濰坊代表隊的孫永春父子帶去了50節(jié)的大型龍頭蜈蚣風箏,,引起了很大轟動,,尤其是前來參加交流的錢大衛(wèi),,更對濰坊風箏連聲稱贊,。
交流活動一結束,錢大衛(wèi)先生就專程趕到了濰坊,,并考察了市工藝美術研究所的風箏展室和濰坊風箏的扎制現(xiàn)場,。錢大衛(wèi)一路贊不絕口,怎么看都看不夠,。
獲得舉辦權
錢大衛(wèi)在考察了北京,、天津后,8月又來到濰坊,。孫立榮和時任濰坊地區(qū)外事辦公室主任的宋作升,、外事辦公室接待科科長兼翻譯劉玉奎等人進行了接待。加上早前的南通,,中國四大風箏產(chǎn)地,,錢大衛(wèi)都看過了,他下了一個結論:濰坊風箏是最好的,,中國風箏的故鄉(xiāng)應該在濰坊,。
錢大衛(wèi)說,西雅圖正在策劃舉辦一個國際性的風箏會,,因為濰坊的風箏好,,他這次來濰坊,一是聽一聽濰坊藝人們的意見,,二是專門邀請濰坊參加這個盛會,。
錢大衛(wèi)舉辦國際風箏會的想法立即吸引了孫立榮等人,他們對其給予了贊同與支持,。
與錢大衛(wèi)商討了一些舉辦國際風箏會的具體問題后,,孫立榮等人后來一咂摸,在美國舉辦風箏會,,他們去參加,,要運一大批風箏,用空運價格昂貴,,用海運要兩個月,,時間上來不及,。因此去參加一次風箏會,活動經(jīng)費至少需要10萬元,。由于研究所是一個集體性質的科研單位,,收入甚微,赴美參賽的費用很難支付,,但如果不去,,又辜負了國際友人的一片盛情。孫立榮陷入了兩難境地,。
后來,,孫立榮想,既然錢大衛(wèi)對濰坊風箏感興趣,,能不能把國際風箏會設在濰坊,,這樣既能借機會發(fā)展濰坊的民間工藝,又能解決外出參賽費用高的困難,。
想到這些,,孫立榮立即找到了宋作升,并和他談了自己的想法,。宋作升一聽也非常贊同,。于是,兩人經(jīng)過簡單商討后,,便一起找錢大衛(wèi)協(xié)商,。
聽孫立榮等人這么說,錢大衛(wèi)一個勁兒地搖頭,。他說,,因為美國飛機制造廠就在西雅圖,萊特兄弟制成的世界上第一架動力飛機就是從研究巨型風箏開始的,。航天和風箏有著密切的關系,,這是西雅圖辦風箏會的目的。他不同意風箏會易地至濰坊,。
在交涉中,,孫立榮和宋作升向錢大衛(wèi)表達了濰坊藝人難以到美國參加會議的實際情況,并表示愿意在風箏制作,、技藝傳授等方面向對方提供幫助,。錢大衛(wèi)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最終,,他說,,濰坊風箏代表世界最頂尖的水平,如果濰坊不能去西雅圖參賽,,那么比賽也就失去了舉辦的意義,,為了風箏文化的發(fā)揚光大,,為了世界風箏藝人的友誼,他決定支持濰坊舉辦國際風箏會,。
聞聽此言,,孫立榮、宋作升上前,,與錢大衛(wèi)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之后,三人對工作作了分工:世界各國的風箏團體由錢大衛(wèi)負責聯(lián)絡和組織,,由濰坊市人民政府和山東省旅游公司發(fā)邀請函,;各國風箏代表團成員的食宿及各項接待工作由宋作升負責落實;風箏的設計制作,、展覽會的籌備,、放飛活動籌備以及風箏藝術講座等,,由孫立榮負責,。
他們經(jīng)過反復商討后決定,在1984年4月清明節(jié)期間,,在濰坊舉辦第一屆國際風箏會,,以后每年4月在濰坊舉辦一次。因為4月正逢濰坊清明節(jié),,春暖花開,,中國的傳統(tǒng)習慣就是在清明節(jié)放風箏。
拍板辦盛會
對于舉辦風箏會,,一位相關地區(qū)領導并不熱乎,,表示放風箏是小孩子的玩藝兒,地委還管得著這些,?碰了釘子后,,孫立榮想到了時任濰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的鄒立桂。鄒立桂了解情況后,,立即向時任濰坊地委書記的王樹芳做了匯報,。
王樹芳給予了肯定,并囑托要將風箏會辦好,,還幫助協(xié)調了部分部門,,為風箏會的籌辦做了大量工作。
9月1日,,為籌備風箏會,,在政府部門的幫助協(xié)調下,濰坊地區(qū)風箏協(xié)會(10月,,濰坊撤銷地區(qū)建制,,改市,,濰坊地區(qū)風箏協(xié)會改稱濰坊市風箏協(xié)會 編者注)成立,,鄒立桂擔任了風箏協(xié)會主席,孫立榮和宋作升分別擔任了副主席,,其中孫立榮還兼任風箏協(xié)會的秘書長,。
12月5日,孫立榮起草完成了《濰坊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關于籌辦“濰坊國際風箏會”的初步意見》,。次日,市外事辦通過并正式發(fā)布了這份意見,。
12月15日,,山東省旅游公司下發(fā)了《舉辦濰坊國際風箏會的通告》,在通告中,,將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主辦單位定為濰坊市風箏協(xié)會,,協(xié)辦單位為山東省旅游公司、濰坊市外事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濰坊市工人文化宮和濰坊市藝術館。首屆風箏會的時間定于1984年的4月1日到4月10日,。
至此,,濰坊國際風箏會正式確定下來,相關人員開始了夜以繼日地緊張籌備工作,。
一鳴天下曉
1984年4月1日,,這是一個應該載入濰坊地區(qū)發(fā)展史的日子。
這天,,濰坊國際風箏會開幕,,來自美、日,、英等1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7個代表團參加了開幕式,。這對于當時很少能見到外國人的濰坊市民來說,的確是不小的轟動。第一屆風箏會主會場就在當時新建的市體育場,,容納了約1.2萬人,。
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成功舉辦,給我市帶來了巨大效益,。我市由此決定每年都舉辦風箏會,。后來因天氣原因,從1992年起,,風箏會由每年的4月1日開幕改為4月20日,,一直延續(xù)至今。
來源:2009年《濰坊晚報》國慶特刊 《祖國萬歲》(原文轉載)
作者:王清林
孫立榮供圖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