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專業(yè)與個人潛能的成長
來源:新華網 發(fā)布時間:2021-07-05 09:32:37
每年高考成績出來后,考生和家長都會糾結于報考什么學校和什么專業(yè)的問題,只是不同分數段的考生糾結的問題有所不同,。成績特別好的,主要在上清華還是上北大之間做“哪個更好”的選擇題,。成績比較差的則是在上一所一般學校還是來年復讀之間進行選擇。對于大多數成績中等的學生來說,,選擇就不太容易了,,因為考分既不太高卻也不太差,報好一點兒的學校擔心錄取不了,,選差一點的又心有不甘,。這種患得患失的感覺最折磨人,可偏偏同類同質的學校太多,,而自己所在分數段的考生也多,,或許僅僅因一分之差,就可能與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故此,,考生與家長的焦慮可想而知了。
平心而論,,由于就業(yè)中的“唯出身論”,,使得學生在選擇學校方面更看重985、211以及現在的“雙一流”這些學校,只不過在現在的學校之間,,同質同類者居多,。就拿同一個專業(yè)來說,全國不同院校所開設的公共課專業(yè)課等課程基本相同,,所選的教材相近或幾乎就是統(tǒng)編的,,如果非要找出不同點,大概就在于一個學校的基礎設施及學風方面了,。四年后無論你從哪所學校畢業(yè),,同一專業(yè)的學生所應掌握的專業(yè)知識差別并不是特別大,如果非要找出區(qū)別的話,,那就主要在個人的修為和素養(yǎng)方面了,。
在專業(yè)的選擇方面,學生的可選項倒是挺多,,只不過有的學生是在對專業(yè)和對自己都有準確了解的前提下所做的選擇,而有的學生的選擇則是在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根據熱門或冷門標準做出的,,當然也不乏一些全“蒙”的學生。就法學而言,,盡管這幾年法科學生要經歷“天下第一考”且就業(yè)難的“名聲”在外,,但依然擋不住學生的向學之心。只是問及對法學專業(yè)有多少了解時,,學生們的第一反應無一例外地是要背許多法律條文,,可是天地良心,要學好法學并且將來能勝任法官檢察官律師的工作,,真的是不需要背條文的,,因為在實際工作中,只要能在法典中查到條文即可,。
再譬如許多學生選擇會計專業(yè)時,,唯一的依據不過是家里有親戚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而且掙錢還不少而已,。至于選擇學習日語等小語種的,,其原因不過是曾去日本旅游過,覺得日本這個國家及其文化還可以,。
對于選擇哪所學校以及選擇什么專業(yè),,都應該考量個人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及家庭經濟條件等各種因素,,因為他人給出的建議,依據的都是不同的標準,,標準不同結論自然就呈現差異,。張中行老先生在《流年碎影》中,,回憶他在北大學習時的情形,說到在大學里課程門類的選擇有沒有高下之分時,,就討論了因標準不同而導致結論不一的問題,。“標準難定,一也,。比如實用不實用是個標準,,提出一門,問甲,,說實用,,問乙,可能說不實用,,問丙,,還可能說,不實用的反而有較高的價值,。其二,,還要看由誰講。同樣一門課,,由甲講,,也許庸庸碌碌,換為乙講,,就可能大有新意,。其三,還要看由誰評定,。有此多種不易解決的困難,,學校和學生只好都用陶淵明的不求甚解法,比如唐詩是老字號,,就開講唐詩的課,;甲乙丙三位先生都能講唐詩,就安排一位去講,;對學生而言,,唐詩是必修就修,是選修就憑靈機一動,,或選或不選,。”
套用張中行先生的分類法,專業(yè)的選擇也大抵如此,。比如說關于有用或無用這一說,,有人說建筑行業(yè)現在比較發(fā)展,那就學習建筑學,殊不知自己欠缺學習建筑所需的才智,;學哲學在社會上用處不大,,選擇的人寥寥無幾,所以該專業(yè)的招生就只能靠調劑,,可在畢業(yè)時卻發(fā)現去中學教政治課很搶手,。
就專業(yè)的重要性而言,也有官方和民間評判標準的差別,,比如我們高校中的某些專業(yè),,就屬于全球“僅此一家,別無分店”類型的,,一般人認為這類專業(yè)有點兒太過形而上,,但在正式的評價體系中卻又是至關重要的。有些專業(yè)是非常有用且就業(yè)前景也非常不錯的,,但選擇的人卻很少,,即便經由調劑招滿了名額,也會在來年轉專業(yè)的過程中流失掉一大批,,如醫(yī)學院的護理專業(yè)即是如此,。
經過上面的分析,會有人問選擇報考專業(yè)到底有沒有一定的章法呢,?那就是依據自己的天賦潛能,聽從自己的本心,,再綜合其他的因素進行選擇就可以了,。他人的建議再好,最終的決定權還在于自己,。
縱觀現代大學教育,,將就業(yè)率作為一項人才培養(yǎng)的指標,似乎成了舉辦者的主要宗旨,。當大學教育走出“職業(yè)教育”的局限,,側重于讓每一個人充分地認識和評估自己的特長與潛能,選擇與自己本心所契合的專業(yè),,輔之以一個開放的,、自由的學術環(huán)境時,大學培養(yǎng)出思想巨擘或科學巨人的可能性也將會隨之增加,。(馬建紅 法學博士 漫畫/陳彬)
責任編輯: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