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2020年捕獲惡意程序樣本數量超4200萬個
來源:新華網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09:22:03
新華社北京7月21日電(記者王思北)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21日發(fā)布的《2020年中國互聯網網絡安全報告》顯示,,2020年捕獲惡意程序樣本數量超4200萬個,日均傳播次數為482萬余次,,惡意程序樣本的境外來源主要是美國,、印度等,。
按照攻擊目標IP地址統(tǒng)計,我國境內受惡意程序攻擊的IP地址約5541萬個,,約占我國IP地址總數的14.2%,,這些受攻擊的IP地址主要集中在山東、江蘇,、廣東,、浙江等地。
報告指出,,2020年,,我國公民個人信息未脫敏展示與非法售賣情況較為嚴重。監(jiān)測發(fā)現,,去年,,政務公開、招考公示等平臺未脫敏展示公民個人信息事件107起,,涉及未脫敏個人信息近10萬條,。全年累計監(jiān)測發(fā)現個人信息非法售賣事件203起,其中,,銀行,、證券、保險相關行業(yè)用戶個人信息遭非法售賣的事件占比較高,,約占數據非法交易事件總數的40%,。
此外,根據報告,,網上行政審批的仿冒頁面數量大幅上漲,。監(jiān)測發(fā)現,,2020年,出現大量以“核酸檢測”“新冠疫苗預約”等為標題的仿冒頁面,,其目的在于非法獲取用戶姓名,、住址、身份證號,、手機號等個人隱私信息,。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自2008年起持續(xù)編寫發(fā)布中國互聯網網絡安全年度報告,依托其多年來從事網絡安全監(jiān)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等工作的實際情況,,對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狀況進行總體判斷和趨勢分析。
責任編輯:聶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