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文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創(chuàng)新思路,,新時代文明實踐潤物無聲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1-07-27 14:53:34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廣文街道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打造成為百姓家門口的“信仰中心,、理論中心、服務中心,、實踐中心”,。
突出群眾導向,呼應群眾精神需求
廣文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注重突出群眾導向,,吸引群眾主動加入到活動中來,。
一切圍繞“實”字做文章。在場地選址上,,考慮到空間限制,、辦公場所吸引不到居民等現(xiàn)實問題,將地址選在廣文苑小區(qū),,小區(qū)內(nèi)群眾基礎扎實,、場地多樣實用,利于活動開展和吸引群眾參加,。諸多活動的開展也不僅僅局限于現(xiàn)有場地,,街道還根據(jù)活動內(nèi)容靈活選址。例如,,小規(guī)?;顒釉谫E事廳或百樂堂,大規(guī)模培訓會在街道會議室或二院大會議室,,非遺傳承類,、紅色教育類活動則選擇實景場地,避免了活動開展單一化,。
為了豐富居民日常生活,,街道建設了供青少年探索、學習的科普體驗館,,供居民開展各種活動,,日常吹拉彈唱的知行廳和600多平米的活動廣場。
在活動設計上,,突出趣味性和實用性,,增加親子互動類、動手參與類,、實景體驗類活動的開展,,并邀請專業(yè)講師參與,讓理論政策的宣講生動化,、豐富化,。
盤活現(xiàn)有資源,豐富活動內(nèi)容形式
充分利用轄區(qū)資源,開展種類豐富的活動,。
盤活了轄區(qū)場地資源,。廣文轄區(qū)內(nèi)有好人公園、樂道院,、紅爐鍛制館,、臧克家廣場、西虞游園,、虞河景觀帶等各種或具文化內(nèi)涵,、歷史滄桑,或能體會自然饋贈的場所,,能夠開展各種非遺傳承,、愛國教育、體育健身,、綠色環(huán)保等活動,。
盤活了轄區(qū)人才資源。充分調(diào)動轄區(qū)醫(yī)院,、律師事務所,、藝術培訓輔導機構、和合文藝團體聯(lián)合會,、“五老”志愿者,、弘道書院、文質(zhì)書院,、樓宇企業(yè)家等人才積極性,,為他們搭建“多彩訓練營”“普法時間”“健康園地”“科普陣地”等平臺,對居民進行科技科普,、文化熏陶,。
體現(xiàn)“四德”特色,滋潤文明于無聲處
街道以“四德工程”建設為抓手,,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取得了不俗成績,。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時,,又以此為突破口,將“四德”建設,,作為所的特色,。
開設“四德”主題活動,將“四德”教育融入到理論宣講,、文明實踐活動中,,并邀請志愿服務團隊來組織活動,使“四德”走出去。
結合場地打造“四德”亭,。其中“仁德”亭臨水而立,,水中有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頗有君子之風,。“誠德”亭二層空間是街道成績展示館,,符合“誠德”誠實敬業(yè)主題。“愛德”亭居高臨下,,兩側均有通道,,可進可出不必原路返回,,有“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之意,能體現(xiàn)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大愛奉獻之義,。“孝德”亭與老人日間照料中心相鄰,是街道弘揚孝德文化的重要場地,。整個廣文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四德”特色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線上線下結合,,理論飛入百姓家
街道設計打造了“文化長廊·學習路上”學習陣地,。
走進長廊,便可以看到“學習有聲”“學習金句”和“學習用典”三個版塊,,每個版塊皆以優(yōu)美的圖文進行展示,,并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章,、音頻,、視頻轉(zhuǎn)化為二維碼,融入其中,。居民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即可看到精彩內(nèi)容。穿過長廊,,走進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書屋,,可以看到“習語潤心”角,書架上擺滿了習總書記系列書籍供居民們借閱,,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韓佳
責任編輯:李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