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專家建議保證食物多樣和平衡膳食提高免疫力
來源:水母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1-08-10 19:22:00
疫情防控期間,需要從多個方面做好個人防護,,其中保障飲食安全顯得尤為重要,。針對目前的節(jié)氣變化,專家在市民篩選食材,、科學飲食方面有什么的建議?煙臺市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長王朝霞給予了專業(yè)建議。
她表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科學的飲食是不能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保證食物多樣和平衡膳食,,是維持人體功能和健康的物質(zhì)基礎(chǔ),也是保障人體免疫系統(tǒng)正常工作的基礎(chǔ),,對提高機體免疫力,、降低疾病風險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飲食上,,要堅持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均衡膳食的原則。建議每天食用的食物種類在12種以上,,每周在25種以上,。多吃新鮮蔬果,且深色蔬菜的攝入量要占到一半以上,。增加高蛋白質(zhì)類食物的攝入量,,在現(xiàn)有適量食用蛋類、禽肉和瘦畜肉類食物的基礎(chǔ)上,,增加奶,、豆類、堅果和水產(chǎn)品的攝入量,,做到每周至少食用3次水產(chǎn)品?,F(xiàn)在已經(jīng)“立秋”,市民朋友可多吃茄子,、南瓜,、蓮藕、胡蘿卜,、山藥,、梨、銀耳,、芝麻,、蜂蜜等食物。
要保證清淡飲食,。多采用蒸,、煮、燉的方式烹調(diào),。少吃,、不吃煙熏、腌制,、油炸類食品,。少鹽控油,每人每天烹調(diào)用油不超過30克,,食鹽不超過6克,。
主動足量飲水。保證每天7-8杯水(1500毫升-1700毫升),。鼓勵中小學生多喝白開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爭取做到每周稱一次體重,,并盡可能利用家中條件進行身體活動;鼓勵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進行陽光下的戶外活動,。避免長時間久坐,,控制看電視、電腦和手機的時間,,定時(每小時)起身活動,。
作息規(guī)律。特別是中小學生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
提倡分餐,,智慧點餐,。分餐制、公勺公筷制要落到實處,。到餐廳用餐,,選擇間距較大、通風良好的位置落座,,盡量減少多人聚餐,。盡可能錯峰用餐,避免人員擁擠,。用餐前應(yīng)規(guī)范清潔雙手,。盡量通過線上或掃碼等非接觸方式進行點餐和付費。
注意飲食安全,。家庭用餐應(yīng)注意喝開水,、吃熟食。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立秋”,,但是氣溫仍然較高,,一定要搞好家庭食品衛(wèi)生。在平時儲存食物和做飯時,,要注意生熟分開。不食用的食物應(yīng)及時放入冰箱,,但不要儲存太久,。盡量不吃剩飯菜,隔頓的飯菜要充分加熱后才能食用,。海鮮類食品要燒熟煮透,。
注重情感溝通,增進與老年人,、孩子的交流,。
責任編輯: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