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丨寒亭區(qū)楊家埠旅游開發(fā)區(qū)西楊家埠村:“三個一”全力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1-09-13 16:23:26
在寒亭區(qū)楊家埠旅游開發(fā)區(qū)西楊家埠村,志愿者的身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他們用心,、用情把愛心鋪灑在西楊家埠村的每一片土地。西楊家埠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整合各方資源力量,,通過志愿服務等文明實踐形式,推動新思想,、新理念,、新文化,、新風尚在基層落地生根的重要平臺,聚焦“三個一”,,全力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
一張網(wǎng)布局
建全三級陣地,確保文明實踐有舞臺,。積極整合各項資源,,按照有機構、有場所,、有隊伍,、有平臺、有制度,、有活動的“六有”標準,,建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投資100多萬元建設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廣場,,為村民們的文體活動提供了平臺,。
集全村史文化,確保文明實踐有內涵,。對標對表“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五大宣傳任務,開拓建設思路,、集全村史文化,、講述傳承故事。依托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和風箏年畫金子招牌,,舉辦以“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為主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宣傳活動,旨在展示非遺魅力,,讓廣大群眾了解非遺項目,、掌握非遺知識。
健全志愿服務,,確保文明實踐有載體,。健全志愿服務,成立不少于30人的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隊結合鄉(xiāng)村振興,、秸稈禁燒、困難慰問、防溺水,、文明創(chuàng)建等重點工作制定全年服務計劃,,做到一月一主題、一周一動態(tài),,活動時時有,、群眾心滿意。
一盤棋推進
以資源整合為重點,、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三結合”為抓手,全盤推深做實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
與傳統(tǒng)節(jié)日結合,。以“我們的節(jié)日”為主題,依托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計劃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為村民提供各類貼心的便民服務,。今年以來,,西楊家埠村組織志愿服務活動不少于10場次,進一步營造了真,、善,、美的良好氛圍。
與社會力量結合,。凝聚社會各階層力量,,通過微信群等平臺宣傳《志愿者服務條例》、發(fā)布志愿者招募令,。大力宣傳志愿者精神,,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吸納各行各業(yè)的志愿者累計50人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中來,。
與重點工作結合,。探索形成“志愿服務+疫情防控”模式。疫情防控期間,,西楊家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分隊聯(lián)動轄區(qū)其余42村志愿服務小隊投入疫情防控一線,,開展疫苗接種引導服務等工作,筑牢了疫情防控群眾防線,。
一片景提升
移風易俗大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著眼點在于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西楊家埠以“孝感德潤”文化為核心,尋找身邊“孝感德潤”模范人物,。通過尋找及村民推薦評選出5名道德模范,,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進行公示表揚,引發(fā)了居民熱烈討論與響應,,為西楊家埠村移風易俗工作樹立了新的風向標,。
移舊引新大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核心是民心工作,,其工作實質就是移棄農(nóng)村糟粕文化,,引入新思想、新活力,,爭取廣大群眾的支持,。為豐富留守人員的精神世界,多次舉辦文體活動,。成立楊家埠藝術團,,隊員達80余人,其中舞蹈秧歌隊隊員60余人,,空竹表演隊20人,,常年活躍在文化廣場。在寒亭區(qū)老干部局組委會主辦的慶“三八”文藝匯演中,,花棍舞《祖國你好》獲得優(yōu)秀組織獎,。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韓佳/文
責任編輯: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