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售3萬多盆,,菊花成了“致富花”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1-11-10 09:53:07
11月5日,,走進青州市黃樓街道趙寺村,五彩繽紛的菊花美不勝收,吸引了不少客戶前來采購,。村民趙景圣的菊園里,備貨,、發(fā)貨,,一派忙碌景象。目前,,趙寺村菊花種植面積已發(fā)展至300余畝,,有60多個品種,成為青州市最大的菊花種植基地,。村里一天能賣出三萬多盆菊花,,戶均年收入在20萬元到30萬元,菊花成為村民們的“致富花”。
趙景圣(左)向客戶介紹自家種植的菊花,。
菊園里30多個品種競相開放,,銷路廣
深秋初冬時節(jié),賞菊正當時,。11月5日,,走進青州市黃樓街道趙寺村村民趙景圣的菊園,30多個品種的菊花競相開放,,秀麗多姿,,美不勝收。寬碩艷麗的“金絲麥浪”,、獨領(lǐng)風騷的“國華錦秋”,、端莊大氣的“金背大紅”……它們紅的像火,黃的似金,,白的若雪,,粉的如一片云霞,還有白中帶紫的,,更是清幽淡雅,,一簇簇隨風搖曳,散發(fā)著淡淡的花香,。
43歲的趙景圣忙得熱火朝天,,一邊給客戶備貨,一邊招呼著三三兩兩的散客,。“這是1600盆紫玉,,濟南的客戶預定的。”趙景圣打理著菊花說,,目前正值菊花銷售末期,,大部分菊花都被客戶預定了。種植菊花多年,,他的菊花品相好,、銷路廣、有固定客戶群,,銷往濟南,、青島、北京,、沈陽,、重慶、成都,、蘭州等多地,,訂單不斷,。
除了外地的固定客戶,不少本地人也上門求購,。“給我來4盆‘金絲麥浪’,,挑來挑去,還是你家的菊花開得最好,。”家住黃樓街道的董先生開著車來到園子里,,滿載而歸。
像這樣的零散客戶,,趙景圣一天也能接待不少,。“往年這個時候菊花幾乎就賣完了,今年菊花開得晚些,,銷售得慢,,預計這些很快就賣完了。”趙景圣說,。
趙寺村村民張樂琴給菊花澆水,。
賣完菊花培育種苗,年收入20多萬元
趙景圣是土生土長的趙寺村人,,以前一直在城里打工??吹近S樓街道的花卉產(chǎn)業(yè)發(fā)展迅速,,經(jīng)濟收入可觀,趙景圣也萌生了回家種植花卉的想法,。2007年,,趙景圣回到村里開始種植菊花。
剛開始種植,,沒有經(jīng)驗,,趙景圣只試種了三四個品種,逐年摸索經(jīng)驗,,逐漸擴大規(guī)模,。如今,他種植了20000多盆菊花,,主要由他和妻子,、父母一起精心管理。“我們這條街上都是種菊花的,,我們家的菊花品種多,,客戶也多一些。”趙景圣種植的菊花銷售價格每盆從8.5元到30元不等,,每年從六七月份開始銷售,,一直持續(xù)到11月份,,深受客戶青睞。
“賣完菊花就開始培育種苗,,一年四季閑不著,。”趙景圣說,他每年還能賣出去60000棵菊花種苗,。趕上銷售旺季時,,他們一家四口忙不過來,還要雇人幫忙,。
趙景圣粗略地算了一筆賬,,一年種植菊花毛收入20萬元,去掉人工,、材料費等成本外,,一年純收入約15萬元,再加上銷售菊花種苗,,一年的純收入可達20多萬元,。“雖然辛苦,但經(jīng)濟利潤可觀,,比在城里打工強多了,,我很知足。”趙景圣說,,因為種植菊花,,他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子越過越紅火,,以后會繼續(xù)擴大種植規(guī)模,,爭取讓全家人的生活“更上一層樓”。
趙景圣打理自家菊園的菊花,。
趙寺村
種植面積已達300余畝
成青州最大菊花種植基地
在趙寺村,,不少村民都種植菊花。今年60歲的張樂琴正在自家菊園里澆水,,一朵朵菊花嬌嫩欲滴,。“我們這里都種菊花,家家戶戶不一樣,,但銷路都很好,。”張樂琴有著30多年的種植經(jīng)驗,一直以種植“單頭菊”為主,,今年又種植了3萬多盆小菊花,。“別看這些菊花個頭小,花期卻很長,,能一直開到春節(jié)前后,。”
菊花越種越好,,收入越來越高,一些村民又在菊花造型上下起了功夫,。村民楊洪章就是轉(zhuǎn)型比較早的,,主做十二生肖的造型菊花。他用冷拔筋,、竹條,、鐵絲等扎好要仿造物件的輪廓,再用菊花砌扎上去,。這樣種出來的菊花不僅更具觀賞性,,還更受客戶歡迎,價格也更高,。“今年我做了兩套十二生肖的造型菊花,,被客戶12000元買走了。”楊洪章說,,造型菊花根本不愁銷路,,一盆能賣到1000多元。
趙寺村共有276戶,,1086口人,,菊花種植戶占60%以上。近年來,,菊花種植已經(jīng)成為趙寺村的主導產(chǎn)業(yè),,目前種植面積已發(fā)展至300余畝,有60多個品種,。趙寺村成為青州市最大的菊花種植基地。
“只要是買菊花的,,一打聽準來我們村,,我們村的菊花不愁賣。”趙寺村村主任于文帥說,,從7月份開始就陸續(xù)有客戶來買菊花,,9月中旬到10月是高峰期,路上排滿來買花的車,,村里一天能賣出三萬多盆,。村民們通過種植菊花,找到了發(fā)家致富的門路,,戶均年收入20萬元到30萬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燕 王翠/文圖
責任編輯: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