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濰河美食,,登上《人民日報》副刊
來源:人民日報 發(fā)布時間:2021-12-06 09:42:54
濰河三頁餅
王一秀
山東濰河沿岸安丘,、諸城的三頁餅,,因其“三頁如一,,頁薄如紙,,一抖三開”,,而成為山東有名的小吃。其中,,景芝鎮(zhèn)的三頁餅名氣頗大,。
我出生在景芝鎮(zhèn)西南不到二十里的石埠子,鎮(zhèn)子緊靠濰河,。新麥登場,,姥姥最拿手的吃食之一就是三頁餅。
三頁餅只有碗口那么大,,每個面劑子八錢許,,三個面劑子搟成一張餅,卷起來只有手指粗細(xì),,盈手一握,,小巧精致。觀其形,,似滿月,,如玉盤。烙餅時,,鏊子底下的火不可太急,,要烙得熟且不能糊,還要烙出美觀的焦花,,三張餅又不可粘連到一起,,便是手藝所在。
三頁餅食材簡單,,但考究,。面是新麥?zhǔn)ヮ^羅粉,豆油乃自家小油坊榨出,,鹽為渤海羊口細(xì)海鹽,。搟餅需淡鹽水和面,以適量溫水化開細(xì)鹽,,揉成的面團(tuán)柔軟而有彈性,。再讓面團(tuán)醒一會兒,面和鹽水充分融合,面的韌性也“醒”了,。
搟劑子,,就頗有難度了。揉勻面團(tuán),,搓成長條,,揪為面劑,搟成直徑五寸許的小餅,。小刷蘸了豆油,,在餅心上隨意一抹,小餅越發(fā)光潔溫潤,。另取一面劑壓平,,兩面蘸了油,置于第一個面劑上,。第三個面劑在最上面,,只壓扁,不抹油,。然后用搟杖將三個面劑搟成餅,。搟杖帶動面餅自然旋轉(zhuǎn),手腕用力輕而勻,、快而穩(wěn),,搟就的餅薄而規(guī)整,圓滿如中秋之月,。
烙餅用的小鏊子,,與山東煎餅大鏊子相似又有別,平面圓形,,中心稍凸,,鑄鐵而成,須先預(yù)熱,?;鹗怯衩捉栈穑骈L,,面大,,勢頭均勻。鏊子稍熱,,持一小笤帚掃凈鏊面,,用搟杖將薄餅平放在鏊子上,待其微微起泡,,以小笤帚輕壓餅面,,繼而輕轉(zhuǎn),,烙上金黃的細(xì)花,并及時掃開冒起的氣泡,,讓餅三頁分離,,可以“一抖三開”。
在家里,,三頁餅也叫團(tuán)圓餅,。一家人圍坐一桌,桌頭立一個條編白柳笸籮,,笸籮里一大摞三頁餅,,四色小炒分列桌上。菜卷餅內(nèi),,餅香菜香,,相得益彰,。拎一張細(xì)看,,潔白如玉的餅面上金黃的烙花星星點點,讓人恍若置身麥香彌漫的田野,,一時為之心醉,。一張圓圓的薄餅,也是鄉(xiāng)情的一個載體,。捧著它,,仿佛聽得見雞鳴聲聲,看得見麥浪滾滾,,還有家鄉(xiāng)親人的笑容,。
景芝鎮(zhèn)歷史悠久,古有“四縣通衢”之稱,。景芝白干行銷四方,,鎮(zhèn)上店鋪林立,引得商賈云集,,飲食更加講究精致,。呈現(xiàn)在餅上,便是一層變?yōu)槿摰木ぜ?xì)作,。明末有民謠:“一路酒旗風(fēng),,滿街駝鈴聲,來自八方客,,都嘗三頁餅,。”三頁餅焦柔相濟,保存數(shù)日依然柔韌如初,。如今,,濰河三頁餅暢銷各地,,八方客人不必親臨景芝鎮(zhèn),也可一嘗為快了,。
三頁餅卷雞蛋,,加腌好的香椿芽,也是寒食節(jié)的經(jīng)典美食,。把餅攤開,,熟雞蛋以筷子夾碎,沿餅的中線均勻鋪開,,添上香椿芽,,再灑上少許芝麻鹽。我吃姥姥卷好的餅卷雞蛋,,每每幸福地叫:太好吃了,!
卷起三頁餅,猶如春風(fēng)裹著好雨而至,,一時喚起多少鄉(xiāng)情,、多少至親至愛的記憶!
責(zé)任編輯:聶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