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山東快書 七旬翁干勁足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1-12-16 11:19:03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70歲的王福田是一位山東快書愛好者,學習表演山東快書已經四十年,師從山東快書代表人物高元鈞,。退休后,,他致力于山東快書的傳承發(fā)展,收徒授藝,,并且組織文藝志愿服務隊義務演出,,希望這項山東本土的藝術形式能夠開枝散葉。
王福田在表演山東快書,。
拜師曲藝大師刻苦練功
“身上的花紋一道挨一道,,一道黑來一道紅……”12月15日,在壽光市畜牧局家屬院王福田的家中,,他正在表演山東快書《武松打虎》,。王福田今年已經70歲,但精神矍鑠,,表演時動作連貫,、情緒強烈,塑造的人物形象很豐滿,。
王福田自幼愛好文藝,,1969年到北京參軍入伍,成為一名文藝輕騎兵,,經常跟著部隊下基層表演,。1971年,他在收音機里第一次聽到了山東快書,,從此結下不解之緣,。“別的表演形式需要團隊,而山東快書拿著兩塊板就能表演,,更有輕騎兵的樣子,。”王福田說,作為身在外地的山東人,,也應該學會山東快書,。
說學就學,第二天王福田就找來一副鴛鴦板練習打板,,跟著收音機模仿名家語氣,,揣摩表演技巧。僅靠聽廣播模仿是遠遠不夠的,王福田經過一段時間的自學表演水平雖有進步,,但是總浮于表面,,打板不得要領。
王福田年輕時的照片,。
1973年,,經戰(zhàn)友安福書牽線搭橋,王福田認識了新派山東快書代表人物高元鈞,。高元鈞讓他試唱了一小段山東快板《送親人》,,聽完評價道板打得不行,指導了一番拿板手法,,叮囑他刻苦練習,。
回部隊后,王福田展開了魔鬼式訓練,。為避免影響別人,,他不顧菜窖潮濕悶熱、異味撲鼻,,利用休息時間鉆到里面練習打板,。由于當時練習非常努力,他的小拇指傷口不斷,,至今還留有疤痕,。
廢寢忘食地練習一周后,王福田的打板技藝得到了高元鈞老師的肯定,。之后,,高元鈞又在表演的語調、姿態(tài),、內容等方面給予了諸多指點,。四年后,他正式拜師,,成為高元鈞的親傳弟子,。
王福田和老師高元鈞一起學習山東快書。
收徒授藝傳承山東快書
在王福田的家中至今珍藏著很多跟著師傅高元鈞學習及一起表演的照片,,他不時會拿出來翻看,,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學習山東快書的初心。
1983年,,王福田從部隊轉業(yè)回到壽光,,從事與文藝工作并不相關的行政類工作。但是業(yè)余時間,,他積極參加文藝演出,,給家鄉(xiāng)觀眾帶來歡樂,也讓更多人了解山東快書這項傳統(tǒng)非遺項目。
2011年,,王福田退休后,,一門心思撲在山東快書的傳承上。他開始收徒授藝,,并協(xié)助成立了壽光市曲藝家協(xié)會,,組織了一支文藝志愿服務隊,每年義務演出60余場,。2017年,,王福田組織壽光市曲藝家協(xié)會和相關部門聯合開展了曲藝進校園活動,到目前,,已經走進壽光市十六七所學校,有兩千多名學生受到曲藝培訓,。
王福田義務演出,。
王福田表示,他最大的愿望是將山東快書發(fā)揚光大,,用山東快書講述中國故事,,共唱曲藝。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隋煒鳳/文圖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