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她最驕傲的身份——記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副院長楊守偉(下)
來源:濰坊融媒客戶端 發(fā)布時間:2022-01-18 10:13:36
楊守偉(右)和孫春梅在一起,。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一盞燭光,一份光熱,。
楊守偉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的燭光精神就是愛的奉獻和勇于擔當的精神之光,。
“不管我走到哪里,不管什么時候,能定義我的,,永遠只有‘媽媽’兩個字,。”楊守偉堅守這一信念,和她的同事們滿腔熱忱投入兒童福利事業(yè),,恪盡職守,、任勞任怨,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極致,,干出了高標準,、高質量、高境界,,以實際行動詮釋和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我只是在做一件一件的小事,只是把黨和政府的這份愛傳遞給孩子們,,教會孩子們感恩這份愛,,讓孩子們感覺自己沒有被社會遺忘,還是在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里成長的,。”楊守偉用大愛鑄就了希望,、勇氣和堅強的生命容器,用實干擔當把尋常工作干出高尚境界,,書寫了一份新時代溫暖人心,、催人奮進的初心答卷。
“孩子們,,謝謝你們叫我媽媽,,給我這么好的人生,我還要替你們感謝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心,、關懷和關愛”,。
從高空俯瞰濰坊市兒童福利院,造型別致,,漂亮可愛,,像鑲嵌在大地上的一顆珍珠。
走進兒童福利院,,感覺到這里沒有一點異味,,而是充滿了愛的味道。
今天的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占地40畝,,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中央空調全覆蓋,,室內四季如春,,走廊上裝飾著孩子們的畫作,樓內不時傳來孩子們朗朗書聲和歡聲笑語,,走在其中會讓人恍然覺得這里就是一個高標準幼兒園,。
康復訓練室、臥室,、治療室,、教室、圖書室等功能房間一應俱全,,配置了先進的生活娛樂,、醫(yī)療康教、消毒消防等專業(yè)設備設施,,服務功能完善,。以前,護理員媽媽是用自己的體溫和暖水袋來給早產兒保溫,,現在有了6個保溫箱,;孩子們實現了單人單床,全都用上了紙尿褲,。
回望22年的堅守初心之路,,擁有1029個孩子的媽媽楊守偉動情地說,像我們這樣的護理員媽媽,,只是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給了孩子們,,作為一名黨員,我也會繼續(xù)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我們所有護理員媽媽們一起用心用情守護好孩子們,。
有一次,楊守偉和同事帶著3歲患兒張黎明到醫(yī)院做唇裂修補手術,,術后劇烈的疼痛讓小黎明不停地掙扎哭鬧,。為了避免他剛剛縫好的嘴唇再次裂開,楊守偉幾乎連續(xù)抱了他三天三夜,,胳膊累得沒了知覺,。
而這幾天,剛上小學的女兒在家發(fā)高燒,,不吃飯不睡覺,,哭著喊著要找媽媽。家人只好給楊守偉打電話,。楊守偉懷里正抱著剛剛穩(wěn)定下來的小黎明,,輕聲對女兒說:“這里也有一個媽媽的孩子,也需要媽媽陪著他,,等他好了之后,,媽媽就回家陪著你。”在女兒的哭聲中,楊守偉一咬牙掛斷了電話,。
小學三年級時,,女兒寫過一篇叫《假如我是神筆馬良》的作文,其中寫了這樣一段話:“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要畫又大又溫暖的屋子,,讓福利院的孩子在里面快快樂樂生活,永遠不生??;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要畫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讓福利院的孩子快快樂樂地玩耍;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要畫美味可口的食物,,讓福利院的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這樣,,我的媽媽就不會太牽掛他們,,就會有時間陪我了。”
看完這段話后,,楊守偉走過去,,緊緊抱住女兒,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楊守偉說對女兒有虧欠,,從小到大,沒有時間陪她,,唯一的一次外出旅游是女兒剛考上大學的第一年,,五一長假玩了三天,楊守偉就急著回來了,。女兒也抱怨她不愛惜身體,,沒白沒黑地撲在工作上。
女兒大學畢業(yè)實習當老師時,,看到沒有人接的孩子,,她會留下來陪著等家長,這時她體會到了媽媽當年的作為多么不容易,。
在2011年被評為山東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得到5000元獎金后,,她全部捐獻給了兒童福利院,變成了女兒筆下給孩子們的衣服,、玩具和食物,。因為有那么多的好心人關注和幫助福利院的孩子們,,他們都是女兒筆下的“神筆馬良”。
女兒已經習慣每年去跟著媽媽到福利院過年,,習慣了年年都會拿壓歲錢給院里的孩子買禮物,,放假了就和同學來做義工。
丈夫是默默支持她的那個人,,楊守偉自費去學習,他不僅支持,,接連一年晚上和周末到20公里外集中學習,,他無怨無悔地接送。每到春節(jié),,他買來賀歲的紅包,,和楊守偉一起把五元、十元的嶄新的錢放進賀歲福包里,,讓她給孩子們帶去,。楊守偉黨代表工作室周末組織義工活動,他也穿上紅馬甲,,是最穩(wěn)當的好司機和義工,。
婆婆是楊守偉的后盾,家里有一張老人喂孩子吃肉火燒的照片,。照片上的孩子是患唇鄂裂的健健,。這個剛出生就被110送到福利院的孩子,不僅融入到了楊守偉的生命中,,也融入到這個家庭中,。孩子四次手術,她自制吸管,,怕孩子牙床變形往上翹,,不好看。三歲就讓他上外面的幼兒園,,丈夫經常帶他出去玩,,去超市。
孩子被收養(yǎng)送走前一夜,,楊守偉依依不舍地摟著他,,健健緊緊貼著她,她一動,,孩子就叫媽媽,,在機場孩子還打電話來說,媽媽我會想你的,,還帶著你的照片呢,。
楊守偉把愛全給了福利院的孩子,。這份博大的愛里,有著家人的支持和愛的傳遞,,這給了她無比的溫暖和力量,。
她不僅把福利院的孩子當心頭寶,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后為20多名社會貧困殘疾兒童開展免費康復訓練,,有的孩子接受康復后,現在已經正常生活,,并且回到學校讀書,。
作為兒童的守護者、中國“飛躍”的見證者,,楊守偉對身邊的變化無限感慨,,說自己和孩子們都是新時代最受益的人。這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時代,,沒有因為孩子們弱小就拋下他們。自己的工作是黨委,、政府扶危濟困的一個縮影,,是各級黨委、政府堅定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正確決策部署的結果,。
在時光的河流中跋涉,精神的力量彌足珍貴,。22年對楊守偉來說,,自己永遠都是兒童福利院孩子的媽媽。有人說,,是兒童福利院的“媽媽”給了孤棄兒童第二次生命,。而在楊守偉看來,自己和同事們只是黨和政府溫暖的傳播者,。唯有用心工作,,傾力奉獻,努力把黨的關懷與溫暖播灑在孤棄兒童的坎坷人生路上,。
楊守偉,,這樣一個精神燦爛的人,活成了一座花園,,如何不激勵人,?如何不引領人?只因她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不會忘記為什么出發(fā),。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尹莉莉/文 尹莉莉/圖
責任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