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這個冬季,泉城濟南首次出現(xiàn)“千泉競噴”
來源:新華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2-01-20 14:08:27
新華社濟南1月19日電題:這個冬季,,泉城濟南首次出現(xiàn)“千泉競噴”
新華社記者楊守勇,、王志
歲末年初,數(shù)九寒天,。在“天下第一泉”濟南趵突泉景區(qū)內,,火紅喜慶的燈籠洋溢著濃濃年味。一方清池中,,三股泉水水涌若輪,,傳出淙淙流水聲。“趵突騰空”“月牙飛瀑”“墨泉如沸”……今年這個冬季,,從南到北,、由東至西,綿延百余公里的濟南各大泉群噴涌程度達到幾十年來最好水平,各大泉水景區(qū)吸引游人爭相領略“千泉競噴”的壯麗美景,。
“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三股泉水水涌若輪,。(新華社記者朱崢 攝)
泉水叮咚響,一城山色秀,。濟南南倚泰山,、北跨黃河,素有“泉水甲天下”美譽,。2021年9月最新公布的《濟南市名泉名錄》顯示,,目前全市名泉總數(shù)達到950處,其他散布民間的小泉不計其數(shù),,堪稱“千泉之城”,。
2021年,趵突泉地下水位達到30.18米,,創(chuàng)1966年以來的最高紀錄,。濟南市城鄉(xiāng)水務局泉水遺產處處長田曉東說,“千泉競噴”的勝景既有“天幫忙”因素,,更是“人努力”的結果,。近年來,濟南堅持綠色發(fā)展,,在城市建設和發(fā)展中始終秉持“保泉優(yōu)先”原則,,通過加大生態(tài)修復、工程治理,,全力保護泉水這個濟南之魂,。
工程治理“精準補水”。近年來,,濟南對錦繡川,、錦陽川、錦云川三川及其12條重要支流河流水系綜合治理,,同時對興濟河,、玉符河等河道進行生態(tài)治理,提高地下水滲漏能力,;持續(xù)通過市區(qū)南部五庫連通和“攔,、截、涵,、蓄,、滲”的徑流調控方式,改善泉水補給區(qū)整體水生態(tài)環(huán)境,。
噴涌的濟南黑虎泉,,泉水在寒冬里呈現(xiàn)出水汽蒸騰的獨特景致。(新華社記者朱崢 攝)
重大項目“保水護泉”。作為交通擁堵城市,,濟南從1988年首次提出修建軌道交通,,直到2019年才在城市西部開通首條地鐵。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總工程師李虎說,,30年持續(xù)進行軌道交通的保泉研究,、科學論證、科研攻關及新技術應用,,全力解決諸多技術難題,,目的就是確保地鐵與泉水和諧共生。
在泉水敏感區(qū)周圍重點區(qū)段,,濟南通過“繞行,、避讓、升抬”等措施,,確保泉水在地鐵線路周圍“有道可行”,;臨近泉水敏感區(qū)的線路采用淺埋方式,控制結構埋深,,為保泉“抬頭”,。目前濟南已開通的3條地鐵每個車站均設有1-2個監(jiān)測井,實時監(jiān)測水位情況,。監(jiān)測顯示,,沿線地下水位與周邊地區(qū)保持一致,。
游客在濟南白石泉邊觀賞,。(新華社記者朱崢 攝)
時值冬日,“千泉之城”濟南多年來首次“千泉競噴”,,不僅城中心趵突泉等四大泉群活力四射,,東部的章丘百脈泉泉群,“水花四濺,,百脈沸騰”,;西邊的平陰縣洪范池泉群,“扈泉涌碧”躍然石澗,;南部山區(qū)的袈裟泉泉群,,“鐵袈裟”下水流潺潺……
“沒想到冬天還能看到‘趵突騰空’的美景,實在是不虛此行,。”山西游客孫桂麗帶著驚喜拍照留念,。行走在繁華的泉城路,打開泉水直飲點的水龍頭,,甘甜的泉水噴涌而出,。在黑虎泉等取水點,不少人攜壺提桶接泉水飲用。
2021年濟南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將市民泉水直飲工程列為22件為民實事之一,,建設完成了15個泉水直飲工程,,惠及約6萬市民,預計到“十四五”末將有百萬市民“在家喝上泉水”,。濟南水務集團董事長魏洪軍說,,濟南在中心城區(qū)建成100多處泉水直飲點,實現(xiàn)泉水“先觀后用”,。
雪后噴涌的濟南五蓮泉美不勝收,。(新華社記者朱崢 攝)
漫步冬日的濟南護城河畔,兩岸依舊垂柳依依,,植被錯落有致,,棧道與水榭相伴的濕地景觀綺麗動人;游走在曲水亭街,,泉水在身旁潺潺流過,,老街巷中的別致小店一間間排列,在繁華都市中為市民游客打造出一片生態(tài),、一份優(yōu)雅,、一縷寧靜。
“近年來,,濟南立足獨特的泉水景觀和歷史文化資源,,持續(xù)推進文旅融合,努力使泉水游從季節(jié)性向四季性轉變,,讓歷史文化和現(xiàn)代生活融為一體,。”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場推廣處處長劉榮耀說。
責任編輯:陳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