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鮮的多了 新能源汽車成農村消費新寵
來源:中國證券報 發(fā)布時間:2022-02-07 10:20:29
本報記者 任明杰 段芳媛“去年回老家過年時,村里人看我開新能源汽車還挺稀罕,,很多人搶著試開,。今年春節(jié),村里一下子有了五六輛新能源汽車,。”老家在湖南省郴州市安平鎮(zhèn)的李平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已成為農村消費新風尚。廣闊的農村市場是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著力點,,已成為各大車企競相開辟的“新戰(zhàn)場”,。
村里隨處可見
在郴州市經(jīng)營一家比亞迪4S店的周國平發(fā)現(xiàn),去年以來,,越來越多村里人嘗鮮新能源汽車,,成為他新增客戶中的主力人群。
“農村的有車人家已經(jīng)很普遍,,但以前很少有買新能源汽車的,。最近兩年,一些城里人開著新能源汽車回農村老家,,讓村里人逐漸了解到新能源汽車的好處,,購車人多了起來。”周國平說,。
春節(jié)期間,,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郴州市安仁縣安平鎮(zhèn)調研發(fā)現(xiàn),從3萬多元的五菱宏光MINI EV到10萬多元的比亞迪e2,,新能源汽車在農村隨處可見,,甚至連特斯拉這種中高端車型也已駛入尋常村民家,,村民張亮亮去年4月就從廣州買回一輛粉紅色特斯拉,吸引了眾多同鄉(xiāng)的目光,。
“當時我爸不同意購買電動車,,我買回來開上后他就知道電動車的好處了。”張亮亮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相比特斯拉這種中高端車型,,5萬元上下的電動車在農村更容易被接受,因為很多人原來開‘三蹦子’,,改開電動車等于‘鳥槍換炮’,。”
如張亮亮所言,且不說電動車對燃油車的替代,,僅僅考慮農村大量的三輪車和低速電動車,,新能源汽車的農村市場就非常可觀,。中汽協(xié)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認為,,電動車在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市場普及會很快,因為山東,、河南等地城鄉(xiāng)居民已養(yǎng)成使用低速電動車的習慣,,對電動車的適應能力更強。
2009年和2019年的兩次“汽車下鄉(xiāng)”活動,,對提振國內車市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兩年,“汽車下鄉(xiāng)”的主角換成了新能源汽車,。2020年和2021年,,工信部等部門兩次下發(fā)通知,力推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
今年1月21日,發(fā)改委等七部門印發(fā)《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活動”,。
售價5萬元上下、續(xù)航里程100公里至300公里適合農村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以長安汽車為例,,公司旗下的長安新能源近兩年推出多款奔奔E-Star車型。2021年,,奔奔E-Star銷量達7.64萬輛,,同比增速超三倍,其中60%至70%的銷量來自三四線城市及農村,。
適合農村出行場景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fā)現(xiàn),,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市場加快滲透,,除了替換燃油車、低速電動車,,很多村民特別是年輕人首次購車時,,新能源汽車成為不二之選。
“電動車挺適合在農村使用,。”張亮亮說,,一家一戶的居住環(huán)境便于自己安裝充電樁,且農村大多數(shù)是短途出行,,避開了新能源汽車“里程焦慮”這一最大痛點,。另外,農村消費者對價格普遍敏感,,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成本相對燃油車更低,。
安仁縣竹山鄉(xiāng)的胡斌2020年把燃油車換成了電動車,他給中國證券報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平時在家里充電,,充滿只要30元左右,一次能跑400公里左右,。這輛車我開了1萬3千公里,,算下來比燃油車省了5000元。”
張亮亮表示,,鄉(xiāng)村道路普遍較窄,,這些年隨著農村購車人越來越多,堵車已是家常便飯,,有時甚至比城里還嚴重,。“我姐平時開燃油車上班,堵在路上得多花不少油錢,。如果不踩油門,,電動車基本不耗電,一年下來能省不少錢,。”張亮亮說,。
除了使用成本低,新能源汽車保養(yǎng)也比燃油車劃算不少,。胡斌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以前開燃油車,一年更換零部件差不多花費2000元?,F(xiàn)在開的這輛新能源汽車,,除了電池以外其他部件都終身質保,每年只需花150元去4S店做一個檢測就行,。”
特別是主打農村市場的A00級新能源汽車,,其使用成本低的特點更是得到了最大程度凸顯,,迅速成為農村汽車消費“新寵”。
全國工商聯(lián)汽車商會新能源汽車分會會長李金勇在2022電觀大會上表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中,,非限購城市貢獻了70%份額,其中58%的用戶購買了A00級電動車,。A00級電動車將依托比燃油車低一半以上的出行成本等優(yōu)點,,率先取代同級別燃油車,如果缺芯不嚴重,,2022年產銷將達150萬至200萬輛,。
短板有待補齊
對于是否購買新能源汽車,安仁縣永樂江鎮(zhèn)高坡村的劉禹陷入糾結,。他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道出苦衷,,“我的工作需要天天下鄉(xiāng),現(xiàn)在鄉(xiāng)下基本沒有公共充電樁,,如果使用便攜式充電線,,充電速度很慢,所以不適合天天在外面跑的農村用戶,。”
對此,,業(yè)內人士表示,補齊新能源汽車短板,,拓展更多使用場景,,將成為未來釋放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潛力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20年7月發(fā)布的《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活動的通知》,,2021年3月發(fā)布的《關于開展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xiāng)活動的通知》聯(lián)合發(fā)起單位除工信部、農業(yè)農村部和商務部外,,還增加了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進一步補齊農村充電基礎設施短板的意圖非常明顯。
此外,,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fā)布的《農村電動化調查報告》指出,,盡管國內市場在售的新能源乘用車有較多車型、版本可供選擇,,但銷售到農村的新能源汽車仍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價格,、用途和便利性等方面,現(xiàn)有車型與農村居民的預期有較大錯位,。
比如,,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調研發(fā)現(xiàn),,受紅極一時的低速電動車影響,農民對純電動車并不排斥,,但也因為低速電動車價格普遍在3萬元左右,,價格敏感的農民由此產生參考“標尺”,而目前市面上符合農民主流價格預期(4萬至7萬元)的產品并不多,。
不僅乘用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指出,盡管純電動專用車微面,、微卡,、輕卡眾多,性能也基本滿足載貨量需求(2噸左右),,但絕大多數(shù)都是針對城際,、市內使用場景的物流、市政等需求,,其車型設計,、價格都難以匹配80%農村居民的期望值(低于5萬元、續(xù)航里程200至500公里),。
做服裝生意的張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價格合適的電動車太小,想買輛能拉貨的,。他基本上是去長沙進貨,,一個來回差不多500公里,價格便宜的續(xù)航里程短,,滿足不了需要,。“要是有那種空間大、價格便宜,、續(xù)航里程長的電動面包車就好了,。”張萍說。
責任編輯:封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