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水劍 | 疫情之下,青春該有的模樣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2-04-14 09:44:56
□濰坊融媒評論員 雒福苗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整個社會按下了暫停鍵,街道不再熙攘,,商場不再喧囂,。那時我們期待,幾個月以后一切就會恢復如初,。然而,,轉眼已是兩年有余,這場“戰(zhàn)疫”仍在進行,。于是有人說:青春才幾年,疫情占三年,。
可是,,我們的青春真的被疫情“偷走”了嗎,?
游客們在觀賞郁金香,。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鞏建國 攝
誠然,,疫情之下,想見的人仿佛隔了千山萬水,,想去的旅行始終沒能提上日程,,“宅家”的日子里有諸多不便。但是,,與外界的距離遠了,與家人的距離卻近了,。陪父母聊天談心,,和另一半看一部電影,或是和孩子讀一本書,,享受一場高質量的陪伴,,以往忙忙碌碌的工作生活當中,這樣的機會并不多得,。
火眼實驗室的三位“95后”護士張藝,、徐滿玉、閆曉鑫(由左到右)出發(fā)前合影,。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馬宇琪 攝
疫情之下,,我們看到曾經被世界所保護的“90后”“00后”挺身而出,保護世界,。防護服下衣服被汗水浸濕,,打隨訪電話打到聲音嘶啞,防疫消殺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眾人看不到的實驗室里,核酸檢測在夜以繼日地進行,。黨員干部,、醫(yī)護人員、社區(qū)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各行各業(yè)堅守崗位的人,每一位都在用行動詮釋“進前而勿顧后,,背黑暗而向光明”,,那正是青春該有的模樣。
“90后”志愿者孫佳慧(左一)和李國萍(左二)與同事在核酸檢測點,。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聰聰 攝
“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穿越百年,,先輩的呼聲依然振聾發(fā)聵。百年前青年一代“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民族”,,如今的我們不該被疫情所困,,空嘆歲月流逝。即便你不是那個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的人,,盡好一個市民之責,、父母之責、職工之責,,盡好這個時代賦予你的每一份責任,,那也是青春該有的模樣。
戰(zhàn)“疫”雖然漫長艱辛,,但我們終將迎來勝利,。待到陰霾散去之時,你會怎樣回憶這幾年,?我們的青春,,不該也不能被偷走。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