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領頭 車企打響原材料“保衛(wèi)戰(zhàn)”
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fā)布時間:2022-05-07 15:33:16
在汽車行業(yè)電氣化革命開展地如火如荼的同時,,美國電動汽車初創(chuàng)公司Rivian的首席執(zhí)行官RJ Scaringe發(fā)出了警告:跟即將到來的電池短缺相比,目前的芯片短缺可能只是一道“開胃小菜”,。
在過去的兩年里,,芯片短缺導致汽車制造商減產、車輛頻繁減配,,咨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曾估計,,2021年芯片短缺給汽車制造商大約造成2100億美元的損失。然而現(xiàn)在,,汽車制造商可能面臨比芯片短缺更嚴重的電池短缺,,以及生產電池所需的金屬原材料的短缺。對車企而言,,缺少電池關鍵原材料造成的影響或比缺芯更為深遠,。
電池原材料短缺的同時價格飆升
汽車研究中心(CAR)發(fā)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30年前電池產量將無法滿足需求,,預計在2022年至2029年期間,,全球將有逾1870萬輛電動汽車缺少電池,。而Scaringe預計,除了電池本身之外,,電池制造過程的每個部分都會出現(xiàn)短缺,,包括鋰、鎳,、鈷和石墨等原材料,。
Scaringe并不是第一個對未來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表示擔憂的人。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曾多次警告稱,,電池原材料供應可能會成為一個重大問題,,他多次呼吁原材料供應商多開采一些礦,尤其是鋰礦,。
鋰是制造電池的關鍵部件,,因為它是最輕的金屬,也是密度最小的固體元素,,這意味著鋰電池具有較高的功率重量比,,這一點在運輸過程中非常重要。然而隨著電動車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不斷增加,,鋰材料的價格也不斷飆升?;鶞实V產情報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數(shù)據顯示,,過去一年里,由于鋰開采速度落后于電動汽車的需求,,鋰的價格上漲了兩倍多,,面對高昂的成本,就連馬斯克也不禁感嘆道:鋰的價格已經達到了瘋狂的水平,!
馬斯克對飆升的鋰價做出的回應,;圖片來源:馬斯克推特截圖
鎳是大多數(shù)鋰離子電池的關鍵部件。日本最大的金屬冶煉廠住友金屬礦業(yè)表示,,由于電動汽車需求強勁,,今年全球電池用鎳的需求預計將增長20%以上,從2021年的近33萬噸攀升至2022年的41萬噸以上,。另據預測,,今年全球鎳供應量估計在260萬噸左右,但用于電動汽車的量估計不到10%,。這意味著全球鎳供應遠遠跟不上電動車行業(yè)的需求,。馬斯克曾多次表示,,鎳的供應是該公司最大的擔憂。
俄羅斯原是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國之一,,但由于俄烏局勢的升級,,進一步影響了鎳的全球供應,鎳的價格也進一步飆升,,3月份,,鎳價達到了2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鈷這種金屬占地殼的0.001%,,它可以確保電池陰極不容易過熱或著火,,并有助于延長電池的壽命。近年來,,雖然電池中的鈷含量大幅下降,,但電動汽車銷量飆升意味著對這種稀有金屬的整體需求也將上升。Roskill分析師預測,,到2030年,,鈷需求將從2020年的14.1萬噸增至27萬噸。
最困難的是,,鈷主要是銅的副產品,,因此很難投資于鈷的特定產能,沒有一種機制可以讓供應對需求和價格做出反應,。
石墨占每輛電動汽車電池材料的20%-30%,,作為負極或“陽極”,沒有它就沒有鋰離子電池,。Tirupati首席執(zhí)行官Shishir Poddar表示,,到2030年,石墨需求量預計將是我們全球產能的三倍,,供需失衡必然也會推動石墨的價格上漲,。
隨著新冠疫情和俄烏局勢導致供應鏈中斷、電池原材料越來越難以獲得,,這些電池材料的價格也水漲船高,,目前已飆升至多年來的高點,這為汽車制造商平添了另一層擔憂,。
Benchmark公司的數(shù)據顯示,,原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成本占到80%,是2015年的兩倍,,而僅鋰,、鈷和鎳等電池正極材料的成本在過去一年里就累計上漲了近150%,韓國三大汽車制造商已經多次漲價,,迫使特斯拉等車企也多次提高電動車價格,。
為保供,車企打響電池原材料“保衛(wèi)戰(zhàn)”
為了確保未來動力電池這一核心零部件不被原材料“卡脖子”,、保障自身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同時更好地控制成本,,越來越多車企開始布局電池產業(yè)鏈,并先后將業(yè)務觸角延伸至原材料端,。
特斯拉的未雨綢繆使得它在原材料這一塊早就下足了功夫,,領先同行數(shù)年,而這一切也可以歸功于馬斯克專注于供應鏈垂直整合的努力,。
在鋰和鎳兩大電池原材料方面,,特斯拉都與供應商簽訂了多份供應合同,且努力保證了供應來源的多樣化,。在鈷和石墨等原材料上,,特斯拉也分別與嘉能可和Syrah Resources簽訂了供應合同。盡管如此,,特斯拉依然有著深深的危機感,。因此,該公司甚至考慮直接大規(guī)模地涉足原材料礦的開采和精煉業(yè)務,。
跟隨電動汽車先驅的步伐,,其他欲在電動車領域分一杯羹的汽車制造商也開始重視電池原材料的供應,通用在這方面做得也不錯,,且方式多樣化,。為了應對或將出現(xiàn)的鈷短缺,通用汽車宣布與嘉能可達成一項多年的采購協(xié)議,。除了采購關系外,,通用還與其他電池材料商達成了合作關系,例如與通用電氣合作開發(fā)稀土材料價值鏈,,與浦項化學合作建設電池陰極活性材料工廠。對于有潛力的采礦項目,,通用還會直接投資,。
寶馬和大眾在電池材料方面的布局也相對較早,早在2019年就都先后與中國的贛鋒鋰業(yè)簽訂了鋰供應合同,。大眾最近還與華友鈷業(yè),、青山集團分別成立合資公司保證原材料供應。福特則選擇與美國電池回收公司Redwood Materials合作,,期望建立從電池原材料到回收的“閉環(huán)”或循環(huán)供應鏈,。
然而,相對其他競爭對手,,特斯拉在電池材料方面所做的準備顯然是遙遙領先,,這也為其帶來了明顯的競爭優(yōu)勢。Talon Metals發(fā)言人Todd Malan表示:“人們甚至沒有意識到,,特斯拉在確保原材料供應鏈和整合電池材料方面走了多遠,。”
總之,,電池原材料的這一場“保供戰(zhàn)”,車企已然打響,。逐鹿中原,,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封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