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創(chuàng)建“東亞文化之都”丨核納大千——濰坊核雕藝術精品展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2-06-02 16:17:39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
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承辦單位:齊魯文化(濰坊)生態(tài)保護區(qū)服務中心
洛陽市文化館(洛陽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濰坊市核雕協(xié)會
二,、展覽時間:2022年5月31日——6月30日
三、展覽地點:濰坊市,、洛陽市
前言
山左名區(qū),北海國郡,,涵韻既久,,萬象更新。從史前的雕塑,、彩繪,、文字以及制陶工藝,中經(jīng)三代青銅器精湛的花紋,、銘文與形制,;從漢魏唐宋藝術發(fā)展的恢弘大氣,,到明清時期雅俗共賞的藝術審美,,濰坊民間藝術斑斕多彩,源遠流長,。濰坊核雕正是在這樣的文化沃土里和這樣一種濃厚的藝術氛圍中應運而生,并在長達數(shù)百年的時間里,,以其鮮明的藝術個性和輝煌的藝術成就自立于民族藝術之林,。“一把雕刀一粒核,,運籌帷幄見神功”,,濰坊核雕作為一門集觀賞,、把玩,、佩戴,、收藏于一體的微雕藝術,,把一枚盈不過寸的桃核,,經(jīng)藝人根據(jù)果核的形狀,、質(zhì)地,,因材施藝,、精心布局和奇思妙想的雕鏤,,達到了精巧玲瓏,、出神入化的境界,。2008年,,濰坊核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為促進傳統(tǒng)工藝的振興與傳承,展現(xiàn)黃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和精湛的傳統(tǒng)技藝,我們舉辦“核納大千——濰坊核雕藝術精品展”,,旨在傳承手造精神,,切磋核雕技藝,,讓思想火花與藝術靈感在指尖上流淌,,把精神守望與品德操守在作品中凝聚,,使核雕藝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歷史淵源
核雕藝術源遠流長,,明代天啟年間核雕藝人王叔遠用桃核所作核舟“赤壁夜游”,,人物栩栩如生,舟棹如畫,,精妙絕倫,使國人盡知核雕這一傳統(tǒng)技藝,。濰坊的核雕藝術與王叔遠的核雕技藝一脈相承,,在全國具有主導地位,。早在清代中葉,,濰坊核雕就已十分興盛,,其中成就較高、影響較大的則是清朝末年一位綽號叫張大眼的桃核雕刻藝人,,他從京都流浪到山東諸城以賣藝為生,,1880年濰縣人都謂南到諸城販賣皮貨,結識了張大眼,??吹綇埖牡窨毯笠詾樾缕妫⑸钌畹叵矏凵狭诉@門技藝,。于是都渭南拜張大眼為師,,潛心學習核雕手藝。后都渭南又將這門手藝傳給了兒子都蘭桂,。民國《濰縣志稿》載:“巴拿馬開幕(1915年)時,,歐美人曾以重價購其桃核數(shù)枚,,并予最優(yōu)等獎牌。”指的就是都蘭桂核雕作品《馬拉轎車》,。1955年,周總理曾親自派人來了解核雕情況,,并指示四個月內(nèi)刻成七件作品,作為國禮送給外國友人,。
藝術特色
濰坊核雕巧妙的利用桃核上的縱橫無序,、深淺不定的麻紋,,雕刻出栩栩如生的景物形象,,如馬拉車,、核舟、花鳥魚蟲等立體造型,,也有浮雕形式,,刻化歷史人物,、神話故事、工農(nóng)兵形象,、吉語印章等內(nèi)容,,如水滸故事、紅樓人物,、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百萬雄師過大江,、紅燈記等,。濰坊核雕主題突出,概括性強;觀賞作品,,玲瓏精巧,;把玩作品,渾樸亮麗,;佩帶作品,,相得益彰;核雕印章別具風格,。其作品于方寸之間揮灑事物百態(tài),,細微之處盡顯博大胸懷。
作品展示
都蘭桂《西游記》
考功卿《馬拉轎車》
王緒德《松鶴延年》
都傳恭《九美鬧龍舟》
劉斌《使命》
談萬?!肚∠陆稀?/p>
張志剛《梁祝-化蝶》
劉文虎《仕女》
史同剛《板橋在濰縣》
張國華《南湖紅船》
于東《福壽三多》
王建剛《鳳凰》
郭世青《激流勇進》
楊樹茂《獅子》
史同亮《電焊工》
來源:齊魯文化(濰坊)生態(tài)保護區(qū)服務中心
責任編輯:封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