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個,!生物多樣性咋維護,這里一站式學會......
來源:濰坊融媒客戶端 發(fā)布時間:2022-08-10 09:35:00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8月8日,,記者獲悉,,為深入打造“鳶飛魚躍·法潤自然”法治文化品牌,,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在國家級濕地公園禹王濕地附近區(qū)域,創(chuàng)新打造了全市首個以保護濕地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為主要內(nèi)容,、集“公園”“教室”“基地”“大院”“專區(qū)”五位一體的自然資源區(qū)域性法治文化集群,,目前已向公眾開放。
自然資源主題日法治文化公園,。
自然資源保護
有了區(qū)域性法治文化集群
禹王濕地自然資源區(qū)域性法治文化集群,,由禹王濕地“自然資源主題日法治文化公園”“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宣教室”、邵呂店村“法治文化大院”,、肖家營小學“法治教育實踐基地”,、高里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所“法治宣傳專區(qū)”五個部分組成。
自然資源主題日法治文化公園,。
記者現(xiàn)場看到,,這里展示了“世界地球日”“世界濕地日”“世界森林日”“全國土地日”等9個自然資源領域重要的主題日相關內(nèi)容,以及《土地管理法》《濕地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20部法律法規(guī),。主題日“大板塊”和法律法規(guī)“小地標”相呼應,,每個主題日大板塊對應的位置設置2-3個小地標。為便于公眾全面了解相關法律法規(guī),,每個小地標上還設置了二維碼,,市民通過手機“掃一掃”,即可了解詳細內(nèi)容,。
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宣教室。
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宣教室,,圍繞“保護生物多樣性”“濕地保護”主題,,共設置了三個板塊:主題板塊、生物多樣性板塊和濕地保護板塊,。這里以課堂的形式進行設置,,一次能容納36人,是集法治文化宣傳,、志愿服務,、科普宣教為一體的多功能宣教實踐基地。
邵呂店村“法治文化大院”,。
在禹王濕地所處的中心村邵呂店村,,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依托村委成功打造了“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大院”。記者看到,,這里分為標識區(qū),、主題墻和普法專區(qū)三部分,通過通俗易懂的解讀,、圖文并茂的釋義,、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法治浸潤,,進一步強化村民保護濕地、愛護自然的意識,,共建生態(tài)文明的美麗鄉(xiāng)村,。
位于寒亭區(qū)高里街道肖家營村西側(cè)的肖家營小學,還設有專門的“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實踐基地”,。這里設置了“節(jié)約糧食保護耕地板塊”“國家版圖知識”“野生動植物保護”等5個板塊和“守護藍天精靈”1個專區(qū),,倡導學生們爭當呵護自然資源的小衛(wèi)士。
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寒亭區(qū)高里街道南孫社區(qū)的濰坊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寒亭分局高里所內(nèi),,這里打造了基層所普法宣傳專區(qū),以貼近廣大市民群眾關注的耕地紅線,、非法亂占耕地等內(nèi)容,,向群眾進行宣法。
濰坊道合公益中心,、濰坊野鳥會組織學生們在自然資源主題日法治文化公園里學習,。(濰坊野鳥會志愿者供圖)
一站式了解法治知識
市民都說好
在禹王濕地,經(jīng)常有很多市民前來觀鳥,、游玩,。暑假期間,更有很多市民特意帶孩子前來參加實踐活動,,游玩增長見識,。來自濰坊道合公益中心、濰坊野鳥會的志愿者王娟娟表示,,以往他們的活動以觀鳥為主,,但自從這里打造了法治文化公園、宣教室等場所后,,他們的活動內(nèi)容變得更豐富,。既可以“實踐”,又能夠進行理論知識和法律知識普及,,潛移默化中讓市民增長了自然資源保護知識,,效果非常好。
家住奎文區(qū)虞河生活城小區(qū)的市民劉女士帶著孩子來這里游玩,,連連稱贊這里打造得好,。劉女士說,這里有各種各樣栩栩如生的鳥類標本和鳥類圖片,,還有專門的法治宣傳欄,,孩子們在無形當中,就能夠了解一些保護濕地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常識,。
記者從濰坊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了解到,,為更好普及自然資源保護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全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系統(tǒng)開展了“鳶飛魚躍·法潤自然”法治文化品牌系列創(chuàng)建活動,緊密結(jié)合自然資源工作實際,,積極開展精準普法,,依托現(xiàn)有法治文化陣地,創(chuàng)新設立新的陣地,,通過陣地建設不斷豐富品牌內(nèi)涵,,更好為廣大市民進行普法宣法。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春暉/文圖
通訊員 : 唐守信 仇剛
責任編輯: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