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名家為當代“萬印樓”捐贈作品藏品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2-09-26 16:55:00
丁一鶴捐贈藏品
丁一鶴捐贈藏品
丁一鶴捐贈藏品
段玉鵬作品《知者不惑》
段玉鵬作品《學之所知 施無不達》
段玉鵬作品《真實不虛》
精品捐贈也是第四屆陳介祺藝術(shù)節(jié)的重頭戲,。隨著弘揚陳介祺金石文化,“金石之都”品牌在國內(nèi)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許多有識之士和金石篆刻家,、收藏家紛紛慷慨向陳介祺金石博物館(當代“萬印樓”)捐贈自己的精品作品和藏品。本屆陳介祺藝術(shù)節(jié)上,,來自國內(nèi)外的金石篆刻藝術(shù)家,、收藏家紛紛參與捐贈。記者采訪了其中四位捐贈者,,聽他們講述與濰坊的淵源,。
丁一鶴:
捐贈珍貴拓片
普及金石之美
諸城人趙明誠撰寫的《金石錄》,在金石學領域享有崇高地位?,F(xiàn)居北京的文化名人丁一鶴是諸城人,,其祖上丁耀亢(丁野鶴)是明末清初著名小說家,與同時期的董其昌,、王鐸等書法名家吟風弄月,,醉心翰墨。除了詩詞歌賦,,丁耀亢還是一位書法功底頗深的收藏家,。基于這種文脈傳承,,到了丁一鶴這一輩,,仍傾心金石書法。
丁一鶴曾在濰坊當過兵,,年輕氣盛,,渴求知識。逢假期,,他必騎著自行車到當?shù)匚幕瘹庀夂竦牡胤睫D(zhuǎn)悠,,感受古人的文化底蘊。一來二去,,他對濰坊就熟悉起來,。
后來因工作原因,,丁一鶴到北京發(fā)展。工作期間結(jié)識了不少書法名家,,受此影響,,他重拾書法愛好。
2014年,,他考取了北京師范大學書法專業(yè)的研究生,。學習期間,,他常如鑿井一般進行學術(shù)研究,,多次外出考察和學習,他接觸到摩崖刻經(jīng),,為之震撼并深陷其中,,如癡如醉。之后,,丁一鶴沿著魏晉南北朝時期名僧安道一的足跡,,對摩崖刻經(jīng)進行了無數(shù)次田野調(diào)查,寫了一些學術(shù)論文,,還通過各種方式收藏了若干摩崖刻經(jīng)拓片,,以便臨寫和研究之用。
陳介祺研究會會長陳新是丁一鶴在部隊時的老領導,,因兩人都喜歡書法,,多年來一直保持聯(lián)系,還經(jīng)常相約訪碑,。有一次,,陳新與丁一鶴閑聊,提到他收藏的摩崖刻經(jīng)的拓片,。“老領導說,,你把收藏的拓片捐了吧,讓它們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丁一鶴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收藏這些拓片是他的愛好,,愛好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他不舍得賣掉拓片,,但如果通過捐贈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拓片的藝術(shù)價值,,他覺得很有意義。
于是,,第四屆陳介祺藝術(shù)節(jié)期間,,丁一鶴將自己收藏的北齊摩崖刻經(jīng)珍貴拓片共計360多平方米,,捐贈給陳介祺金石博物館(當代“萬印樓”),為后人留下一份珍貴的資料,,讓更多的人欣賞到金石之美,。
“從魏晉南北朝的北齊時代開始,摩崖刻經(jīng)在1450年的風雨磨礪中,,有的已經(jīng)漫漶不清,,有的已經(jīng)消失,令人扼腕嘆息,。我愿意通過這場捐贈,,讓歷經(jīng)千年的摩崖刻經(jīng)留下這個時代的記憶。”丁一鶴說,。
段玉鵬:
與濰坊緣分深 有很多好友和得意門生
當代著名金石書畫篆刻大師朱復戡弟子,、著名書法篆刻家段玉鵬此次向陳介祺金石博物館(當代“萬印樓”)捐贈精品書法、繪畫,、精品印章201件,。
段玉鵬今年74歲,是濟寧人,,但與濰坊的緣分很深,。他從1964年開始篆刻印章,手頭的第一本學習資料就是《十鐘山房印舉》,,臨摹上面的作品,,讓自己的篆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這本書籍至今仍擺在案前,,他時不時翻開,,這也是他學習篆刻的最好資料。
段玉鵬曾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對外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與濰坊市書協(xié)名譽主席、萬印樓印社社長蒯憲一起在省書協(xié)共事,,二人不僅是同事還是要好的朋友,。段玉鵬與濰坊市書協(xié)主席紀君也很熟悉,在濰坊還有很多關(guān)系親密的戰(zhàn)友,,所以他對濰坊并不陌生,。
他對濰坊感情深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陳介祺研究會會長陳新是他的學生,。多年來,,陳新竭盡全力推廣金石學。在他的帶領下,,濰坊連續(xù)舉辦了不少以“金石文化”為主題的重大節(jié)慶活動,,特別是陳介祺藝術(shù)節(jié)的成功舉辦,,讓濰坊的名氣越來越大,也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陳介祺和他的金石文化成就,??吹綄W生全力以赴地在做一件事情,而且做得風生水起,,作為老師,,段玉鵬發(fā)自內(nèi)心地欣慰和佩服,同時也給予大力支持,。多年來,,段玉鵬多次來濰坊參加展覽活動。
聽聞第四屆陳介祺藝術(shù)節(jié)如期舉辦,,段玉鵬專門創(chuàng)作了201件比較滿意的作品,,無償捐贈給當代“萬印樓”,,為重現(xiàn)“萬印樓”的昔日輝煌做出一份貢獻,。
段玉鵬認為,陳介祺的“萬印樓”不僅是濰坊的,,它的影響力在世界首屈一指,,全世界學習篆刻的人都知道“萬印樓”的分量,而且都是看著陳介祺的《十鐘山房印舉》成長起來的,,陳介祺的金石學是篆刻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十鐘山房印舉》很值得學習篆刻的同行收藏。
丁一鶴與他捐贈的藏品
李明昊篆刻印章
李明昊作品《延壽》
李明昊作品《南溪垂釣》
曲學朋篆刻的部分印章
曲學朋作品《滌除玄覽》
曲學朋作品《懷玉》款
曲學朋作品《懷玉》
曲學朋:
濰坊女婿捐贈作品 為再造一座“萬印樓”貢獻力量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篆刻院交流部副主任曲學朋向陳介祺金石博物館(當代“萬印樓”)捐贈國家藝術(shù)基金項目精品印章,、書法作品120件,。
2020年元旦,曲學朋曾在十笏園文化街區(qū)舉辦過個人展覽,,曾得到陳介祺研究會的大力支持,,會長陳新多次與他溝通、交流,,對接展覽事項,,濰坊人的熱情以及“做事的魄力”讓他很感慨。“那次展覽舉辦得非常成功,,有很多書法愛好者前去參觀,,濰坊不僅寫書法的人多,愛好和欣賞的人也很多,。”曲學朋說,。這次展覽結(jié)束后,他將國家藝術(shù)基金項目50件《道德經(jīng)》印章捐贈給濰坊,。
曲學朋是聊城人,,是個濰坊女婿,,“我愛人是諸城人,濰坊也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曲學朋說,,他每年都會陪妻子回諸城探親,經(jīng)常路過濰坊城區(qū),,對濰坊這座文化名城并不陌生,。
在曲學朋眼中,濰坊喜歡書法和篆刻的人似乎比比皆是,,走在濰坊的大街小巷,,就能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特別是陳介祺等老一輩藝術(shù)家在金石文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為這座文化名城增光添彩,。他懷著對陳介祺的敬仰之情,在濰坊舉辦個人展覽,。“從事書法篆刻的人都與陳介祺有著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比如《十鐘山房印舉》是篆刻愛好者的第一手資料,這是陳介祺老先生花費幾十年的心血編纂而成,,為后人留下了金石篆刻的瑰寶,,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曲學朋說,。
此次曲學朋捐贈的作品是他這幾年創(chuàng)作的精品,即將在第四屆陳介祺藝術(shù)節(jié)上集中展示,。“濰坊的文化人太多了,,能得到他們的認可或者批評指正,對我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曲學朋說,。
此次曲學朋捐贈的作品將全部收藏入陳介祺金石博物館(當代“萬印樓”),他深感榮幸,,希望今后有機會再到濰坊舉辦個展,,推廣書法藝術(shù)的同時也更好地展示所學成果。另外,,他表示還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陳介祺研究會,,爭取以后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捐贈給濰坊,為濰坊再造一座“萬印樓”貢獻一份力量,。
李明昊:
因一人愛上一座城 捐贈最滿意作品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李明昊向“萬印樓”捐贈精品印章60方,。
李明昊從20歲起開始制印,篆刻經(jīng)驗豐富。很多年前,,他就知道濰坊有個篆刻大家陳介祺,,鄭板橋在濰縣做過官,還知道濰坊是有名的世界風箏之都,,但對濰坊的歷史文脈并不了解,,對陳介祺也只是略知一二。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明昊結(jié)識了陳新,,才知濰坊名人輩出,文化資源豐厚,,并對陳介祺的金石學成就有了詳細的了解,。“陳介祺辭官回到家鄉(xiāng)濰縣,專心研究金石文化,,并將這一中華文脈流傳下來,,我很敬重他,不管是學問還是所付出的,,他都站在了行業(yè)頂端,,可以說沒有陳介祺就沒有現(xiàn)在金石文化的傳承。”李明昊說,,丟了傳承便是丟了民族的文化和自信,。清末是一個內(nèi)憂外患的歷史階段,,在那樣艱難的環(huán)境下,,陳介祺還投出人力、物力和財力將中華文脈的結(jié)晶保存下來,,并發(fā)揚光大,,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金石收藏家,更是一個偉大的藝術(shù)家,。
以接下陳介祺的擔子為己任,,陳新雖不是土生土長的濰坊人,但在濰坊工作,、生活幾十年,,早對這片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他退休后拿出時間,,豁上精力,,號召一群書法愛好者組建了陳介祺研究會,并多次舉辦以“金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活動,。他尊重歷史,,尊重藝術(shù),在全球經(jīng)濟不景氣的大環(huán)境下,,仍堅持舉辦陳介祺藝術(shù)節(jié),,傳承歷史文化精髓,,他的這種執(zhí)著讓眾多金石愛好者敬佩。
“我沒有趕上陳介祺那個時代,,但我有幸結(jié)識了陳新,,接觸了陳介祺研究會,也讓我愛上了濰坊這座城市,。”李明昊說,。沒有任何資源,陳新便東奔西走,,搜集各種金石資料,,為再造一座當代“萬印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看到陳新這么努力,,我十分感動,,在他的感召下,我拿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捐給濰坊,,表達我的心意和對陳新的敬佩,。”李明昊說。這幾年他一直關(guān)注著陳介祺藝術(shù)節(jié),,下一步,,他將繼續(xù)為濰坊捐贈作品,爭取早日看到當代“萬印樓”的輝煌,。
其他名家精品捐贈
著名金石篆刻家,、收藏家、日本篆刻家協(xié)會會長尾崎蒼石先生,,向“萬印樓”捐贈珍貴秦漢古璽印100方,;
著名金石收藏家、中國澳門著名學者,、濠江印社社長蕭春源先生,,向“萬印樓”捐贈珍貴文物《簠齋古印集》(一函四冊);
上海當代著名金石篆刻家徐云叔先生,,向“萬印樓”捐贈精品印章一方,;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著名青年書法篆刻家陳伯舸先生,,向“萬印樓”捐贈著名篆刻家童大年印章一方;
“傳承與弘揚——首屆《十鐘山房印舉》國際臨創(chuàng)大展”獲得“陳介祺獎”的9位作者,,集體向“萬印樓”捐贈投稿臨創(chuàng)印章72方,;
河南收藏家郭運紅先生,向“萬印樓”捐贈著名“封萬年”完整漢磚一塊;
陳介祺金石傳拓傳承人,、上海金輝拓創(chuàng)始人陳磊先生,,向“萬印樓”捐贈金輝拓作品10件;
著名收藏人士屈慶國先生向“萬印樓”捐贈珍貴西漢萊子侯刻石拓片一件,;
著名收藏家,、金石傳拓師呂夫永先生,向“萬印樓”捐贈秦漢著名磚刻拓片120件,;
中國楹聯(lián)學會理事,、青海陶印社名譽社長付貴寧等10位陶印篆刻家,向“萬印樓”捐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陶印作品23方,。
責任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