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人民日報頭版頭條聚焦山東壽光:物流暢起來,信心強起來,!
來源:人民日報APP 發(fā)布時間:2023-01-14 10:23:43
物流暢起來 信心強起來
——山東壽光見聞
本報記者 侯琳良
“咱的白天都是從凌晨開始,!”春節(jié)前夕,山東省壽光市的車流又多起來,,人也多起來,,蔬菜生意更是紅火起來。
紀振男是黑龍江省尚志市人,,來壽光做蔬菜生意已20多年。1月11日凌晨3點,,他像往常一樣起床,,開車趕往物流園。
蔬菜“買全國,、賣全國”,,讓壽光成為中國蔬菜之鄉(xiāng):各省份蔬菜在此集散交易,發(fā)往各地,;當?shù)卮笈锸卟藦奶镩g地頭,,流向全國百姓餐桌。
一頭連著生產(chǎn),,一頭連著消費,。暢通,是發(fā)展需求,;流動,,是美麗風景。壽光,是暢通國內(nèi)大循環(huán)的一個縮影,。
“進園不再查兩碼,,車流人流更暢通,加上臨近春節(jié),,市場人多,,消費起來了,菜壓根不愁賣,!”紀振男言語中帶著自信,。
進入物流園,車來車往,,人聲鼎沸,,天南海北的口音都有。物流園工作人員說,,正常時一天有2000多輛其他省份貨車出入,,去年有一陣子減少一半。今年1月8日開始,,車流量又明顯多起來,,現(xiàn)在已接近峰值。
交易大廳里,,紀振男的攤位上,,來自上海、福建等地的菜花,,裝滿4輛卡車,,一字排開。談價,、打包,、過秤、裝車……7點不到,,紀振男的60噸菜花,,剩下不到10噸。
交易火爆,,價格亦喜人,。“去年物流不暢時,一斤菜花才賣1.5元,,倒虧,!這些天在3元至3.5元浮動,掙著錢了,!”紀振男扳著手指,,喜不自禁,。
離開物流園,記者在路邊店吃罷早飯,,來到壽光最東邊的洛城街道東斟灌村,。這里大棚種植五彩椒,最遠賣到俄羅斯,。大棚里溫度達31攝氏度,,菜農(nóng)李永穿著短袖,正往小貨車上裝辣椒,,忙出一頭汗,,他是村里最大的種植戶。地壟上,,一根根綠繩吊起一棵棵辣椒樹,。綠葉下,拳頭大的紅椒,、綠椒掩映其間,。幾名婦女手持剪刀,手腳麻利,。不一會兒,,紅椒就堆滿一桶。
“價格賣得咋樣,?”記者問,。
“前段時間,價格不到2元?,F(xiàn)在漲上來了,!”李永揩了把汗,點開手機,,“你看,,今早賣了2000多斤,到賬9420元,,一斤賣到4.5元。”
這幾天,,五彩椒銷售火爆,。“今天買家多,價格好,,‘棚’友們穩(wěn)住”……一大早,,東斟灌村菜農(nóng)微信群里,盡是這樣的喜訊,,穿插著一個個微信紅包,。菜農(nóng)們的喜悅,,溢出屏幕。
“忙生產(chǎn),、忙銷售,,保健康、防疫情,,啥也不耽誤,。”李永說,“你看,,棚里溫度這么高,,就四五個人干活,她們還戴著口罩,。她們幾個都感染康復了,,我還沒感染,得注意防護,!”
在洛城街道,,59處村衛(wèi)生室現(xiàn)在實行24小時接診,止咳退燒類藥品配備齊全,。56個家庭醫(yī)生團隊完成了對街道65歲以上老人的隨訪,,建立起健康臺賬。“無論是外來人口,,還是本地村民,,只要有人感染了,從村衛(wèi)生室到街道衛(wèi)生院,,我們及時送藥送醫(yī),。”洛城街道衛(wèi)生院院長劉長征說。
在東斟灌村斟都果菜專業(yè)合作社,,來自內(nèi)蒙古的司機老劉正準備發(fā)車前往滿洲里,。他說:“只要個人做好防護,又有醫(yī)藥保障,,病毒來了咱也不怕,,來回奔波,心里踏實,!”
壽光到成都,,“路”愈發(fā)暢通。
第一天發(fā)車,,第三天一早就可以在成都的批發(fā)市場開賣,。“原來3天發(fā)一車辣椒,現(xiàn)在成都那邊來電話了,,臨近春節(jié)那幾天,,兩天發(fā)3車,,一車2萬多斤。”想想紅火的春節(jié)市場,,來自成都的蔬菜經(jīng)銷公司負責人張波興奮起來,。
新年有新打算,也有新期待,。
東斟灌村35歲的菜農(nóng)黃志強說,,“我家有3個大棚。今年市場旺起來了,,我要好好打理這3個大棚,,讓日子像這紅辣椒一樣紅火!”黃志強望著湛藍的天空,,對新的一年滿是憧憬,!
《人民日報》(2023年1月14日 1版)
責任編輯:封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