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子頭熱賣 非遺小店連軸轉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3-01-17 09:06:47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我要60個杠子頭,。”“我要40個。”……1月16日,在濰城區(qū)西園街西段陳學亮老人的小店里,,來買杠子頭火燒的人絡繹不絕。不少市民表示,,杠子頭火燒存放的時間長,,而且這家是老手藝做出來的,口感特別好,,還可以送給親朋好友當節(jié)日禮物,。
陳學亮(右)和徒弟張永琴制作的杠子頭火燒。
當天上午9時許,,陳學亮正與徒弟張永琴忙個不停,。張永琴揉面、下劑,,陳學亮開始做火燒,。他先把一個個劑子放在有五朵“花瓣”的模具里,劑子在模具初步成型,,甩出,,直接放在電烤爐頂?shù)目九_上定型。然后,,他又開始砍火燒,。陳學亮一手拿刀,一手扶著火燒面坯,,僅幾秒鐘的時間,,邊緣有十多道斜紋、中間帶有“香”字的火燒生坯已做好,。張永琴繼承了師傅的技藝,,手法非常熟練,,一會兒工夫,一個個火燒生坯在她的巧手下完美亮相,。
很快,,電烤爐上方的案面放上了各種圖案、形狀各異的硬面火燒,,師徒兩人忙而有序,,配合默契。記者注意到,,在烙帶“花瓣”的火燒時,,等火燒稍有些發(fā)黃,陳學亮就用小刀在火燒上割5刀,。陳學亮說,,這就是老濰坊最為傳統(tǒng)的杠子頭火燒,每個角上割上一刀,,是為了讓杠子頭火燒內的熱氣蒸發(fā)出一些,,以防在烤制過程中鼓破,這樣也容易烤熟,。杠子頭火燒割刀后,,陳學亮再把它們放入電烤爐下方的烤盤繼續(xù)烤制。很快,,曾是“花瓣”模樣的火燒,,經(jīng)過刀割、烘烤后,,變成了帶有5個“翅膀”的杠子頭火燒,。不一會,一個個火燒出爐了,,黃燦燦的,,散發(fā)著麥香味,非常誘人,。一爐火燒要出爐,,得經(jīng)過和面、壓面,、揉面,、下劑、按制,、定型,、割翅(或砍)、烙,、烤等多道工序,。
陳學亮(左)與徒弟張永琴忙個不停,。
“這家店的杠子頭火燒很出名,平時我就常來買,??爝^春節(jié)了,我得多備上點兒,,在家慢慢吃,。”在現(xiàn)場,家住附近的趙老先生說,,他經(jīng)常用杠子頭做燴火燒,,往鍋里倒點花生油,再加入蔥花,、姜末熗鍋,,倒進豬肉片炒一下,加水燒開后,,放進掰成小塊的杠子頭火燒,,再加點鹽、味精,,煮二三分鐘,,放點香菜就可以出鍋了。趙老先生忍不住當場講起了燴火燒的做法,,春節(jié)時,他要在家人面前露一露燴火燒這道美食,。
陳學亮今年70歲,,他的杠子頭火燒制作技藝已是濰城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這段時間,,預訂杠子頭火燒的顧客很多,,有不少是在外地的濰坊人。前兩天,,我們往廣州發(fā)了不少快遞,,有一位顧客要了200個杠子頭火燒。”陳學亮說,,很多在外地的濰坊人想念家鄉(xiāng)的味道,,他們不僅自己買杠子頭火燒當年貨,還把其當作禮物送給親朋好友,。在濰坊當?shù)?,也有不少市民,前來訂購多箱杠子頭火燒送給親朋好友,。
“這段時間,,每天的訂單都有很多,,有時要上夜班才能做出來。”張永琴說,,師傅年紀大了熬不了夜,,所以這幾天,為了讓顧客如期買到火燒,,她經(jīng)常連夜加工,。每天,師徒二人要做900多個火燒,,雖然很累很辛苦,,但想到這么多人喜歡他們做的火燒就很有成就感。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梅/文圖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