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東16市GDP排名榜單出爐
來源:新黃河 發(fā)布時間:2023-02-13 09:58:51
2022年,,山東省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總值(GDP)87435億元,,穩(wěn)居全國第三位,。截至2023年2月10日,,綜合各市公布的信息,,16市生產總值都已超過2000億元,。其中,,青島、濟南兩座萬億之城位居第一方陣,,煙臺市坐穩(wěn)第三,,2023年很有希望破萬億;東營市躋身前十,,菏澤市緊追淄博市,。
青濟繼續(xù)位居全國GDP20強
長期作為山東“雙核”的青島、濟南,,2022年兩座萬億之城的總量占全省GDP的30.8%,,因此分別被賦予“強龍頭”和“強省會”的重任。
2022年青島GDP為14920.75億元,,增長3.9%,,位列2022年全國GDP20強城市第13位,與2021年排名持平,。去年,,北京、天津的GDP分別為41610.9億元,、16311.34億元,,青島增量為784.29億元,跑贏了京津(前者565.3億元,,后者626.29億元),,不僅與天津的經濟總量差距縮小到1390.59億元,更與身后的鄭州(12934.7億元),、濟南(12027.5億元)分別拉開1986.05億元,、2893.25億元,意味著“北方經濟第三城”愈發(fā)穩(wěn)固,。
濟南在2022年GDP為12027.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1%,,位于2022年全國GDP20強城市第20名,。從全國范圍來看,濟南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在2022年全國GDP20強城市中,,這一增速排在第八位。在1.2萬億元檔6個城市中,濟南GDP略高于合肥,,與這一檔領跑的鄭州差距縮小到907.19億元,,而在2021年這一差距超過千億。
煙臺沖擊“萬億俱樂部”
2022年山東經濟發(fā)展量質齊升,,煙臺無疑是最亮的那顆“星”,。
從全省看,煙臺以804.11億元的GDP增量位列山東第一,,并且經濟總量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10.88%,。不僅如此,煙臺2022年規(guī)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10.8%,,高于全國7.2個百分點,。分行業(yè)看,37個行業(yè)大類中有22個行業(yè)實現(xiàn)增長,,行業(yè)增長面為59.5%,。在面對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的2022年,工業(yè)生產的穩(wěn)定為煙臺“狂飆”發(fā)揮了壓艙石作用,。
從全國看,,煙臺在2022年距萬億之城只有一步之遙,其5.1%的增速不僅跑贏全國平均水平,,而且在全國GDP20強城市中高居榜首,。2023年煙臺提出預期目標增長5.5%以上,爭取突破萬億元大關,,“推動各項工作在全省‘保三爭二奔第一’,,昂首奮進萬億級城市行列,打造山東發(fā)展重要增長極”,。
2018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qū)建設總體方案》,試驗區(qū)將加快提升濟南,、青島,、煙臺核心地位,。當年煙臺市全年地區(qū)生產總值7832.58億元,,五年間連上兩個臺階,逼近萬億元大關,,可以說山東“三核引領”格局已經實現(xiàn),。
8000億檔尚空缺
青、濟,、煙三核形成了1.4萬億元,、1.2萬億元和9500億元三個檔次,但在6000億—8000億元之間只有一個濰坊市。
2月9日,,濰坊市公布了2022年經濟發(fā)展成績單,,GDP為7306.45億元,同比增長3.7%,。與2021年的9.7%相比,,濰坊2022年GDP增速明顯放緩。從總量上來看,,濰坊與煙臺的差距由2021年的1701億元,,擴大到2209億元。2023年濰坊提出了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的目標,,離8000億元還有些許距離,。
在4000億—6000億元之間,有臨沂,、濟寧,、淄博、菏澤四座城市,,其中臨沂,、濟寧均在5000億檔,淄博,、菏澤則在4000億檔,,菏澤緊追淄博不舍。2018年菏澤GDP剛破3000億元,,而淄博排名全省第五,,二者有近2000億元的差距。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當年9月,,山東公布了《關于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的若干意見》,,加大對菏澤支持的力度,。2019年菏澤排名在全省一下躍升5個位次,排名第八,,并且連續(xù)四年保持排名穩(wěn)定,,成為山東發(fā)展速度最快、綜合實力提升最明顯的市之一,。到了2022年末,,菏澤與淄博的差距只有不到200億元。在新一輪“突破菏澤,、魯西崛起”行動即將實施的背景下,,《突破菏澤魯西崛起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上發(fā)布日程,,為菏澤積蓄發(fā)展動能。
東營進步,,威海掉出前十
在菏澤身后的8個市,,各有德州等四市、濱州等四市占據3000億和2000億檔,。在全省GDP前10名中,,東營以3620.74億元排名第十,比2021年進了一位,,而威海則掉出前十,。
2022年威海市GDP為3408.18億元,比上年增長1.5%,,考慮到2021年GDP3359.75億元,,全年增量只有48.43億元,而東營市2022年GDP增量為213.52億元,。從產業(yè)看,,東營市實現(xiàn)第二產業(yè)增加值2092.12億元,增長5.1%,;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分別高于全國、全省6.9,、5.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二位。而威海市第二產業(yè)增加值則為1313.65億元,,比上年下降0.3%,,這也是被東營超過的一個原因。
2022年山東16市GDP榜單上,,另一大亮點是棗莊市GDP突破了2000億元大關,,從另一個側面顯示了山東經濟量質齊升的特點。2022年棗莊市GDP為2039.04億元,,同比增長4.5%,,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分別高于全國1.5個百分點,、全省0.6個百分點,。
省會經濟圈全省占比繼續(xù)提升
2023年是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fā)展先行區(qū)起始之年。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省會經濟圈地區(qū)生產總值達到3.6萬億元以上,膠東經濟圈地區(qū)生產總值突破4萬億元,,魯南經濟圈力爭地區(qū)生產總值達到2萬億元,。這意味著,2025年山東GDP將達到9.6萬億元,,比2022年增加8565億元,。三年后,三大經濟圈總量在全省占比分別為37.5%,、41.7%和20.8%,。
從2022年“三圈”各自的總量來看,膠東經濟圈總量為37458.06億元,,省會經濟圈為32637.04億元,,魯南經濟圈為17339.78億元,在全省占比分別為42.84%,、37.33%,、19.83%。這說明省會經濟圈比重還要繼續(xù)提升,,尤其要靠圈內核心城市發(fā)展帶動,。比如,濟南要在全省經濟首位度達到16%,,則意味著到2025年GDP要達到1.5萬億元以上,。
責任編輯:聶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