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長鶯飛二月天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02-26 09:06:06
東抵嶗山,、西望泰山,、北接渤海、南臨沂山,,大自然鬼斧神工在山海之間造就了一大片平原——濰坊,。
早春野望,鳶飛草長,,又到了放風箏的時節(jié),。
紙花如雪滿天飛,
嬌女秋千打四圍,。
五色羅裙風擺動,,
好將蝴蝶斗春歸。
曾在濰縣擔任縣令的鄭板橋用一首《懷濰縣》,,生動地記錄了濰坊民間早春放風箏的情景,。漫天如雪飛舞的風箏、嬉戲悠蕩秋千的嬌女以及滿園追逐的蝴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濰坊地處山東半島幾何中心,,古稱“濰縣”,,是歷史上有名的手工業(yè)發(fā)達地區(qū),,素有“南蘇州、北濰縣”的美譽,。在濰坊擁有的多項手工技藝中,,“濰坊風箏”最為人熟知和喜愛,已成為濰坊手工藝頗具代表性的一張地域特色名片,。
01
雙雙蝴蝶鳶成行
放眼全國,,有風箏的地方很多,手工好的地方也不少,,為什么濰坊的風箏能夠走出國門,,享譽世界?
濰坊風箏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魯國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清末民初,民生凋敝,,可老濰縣城里卻是一番“二百支紅爐,、三千銅鐵匠,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的盛景,,濰坊開始出現(xiàn)專門從事風箏制作的民間藝人和賣風箏的市場。
有首《竹枝詞》這樣描寫當時風箏市場的盛況:
“風箏市在東城墻,,購選游人來去忙,,花樣翻新招主顧,,雙雙蝴蝶鳶成行,。”
工商業(yè)、手工業(yè)人才不斷聚集,,奠定了良好的商業(yè)基礎(chǔ),,這為濰坊風箏在改革開放之后迅速崛起埋下了伏筆。
目前,,濰坊有風箏企業(yè)600多家,,從業(yè)人員8萬余人,年銷售額20多億元,,占據(jù)國內(nèi)市場份額的80%以上,,在國際市場的份額更是高達85%以上。
自1984年起,,濰坊國際風箏會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了39屆,,濰坊一步步從“中國鳶都”升級為“世界風箏都”。2022年9月,,濰坊以第一名的成績,,當選2024年“東亞文化之都”,,這是繼獲得“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shù)之都”后,濰坊收獲的第二張世界級文化名片,。
因為風箏,,濰坊的天空已經(jīng)熱鬧了千年,這些年,,這片天變得越來越硬核,。
在濰坊,只需要一根線,,啥都能“上天”,。
2022年4月,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太空歸來,,舉國歡騰,。讓人“驚喜”的,還有——
濰坊放飛了“中國空間站”,!這一巨型技巧型風箏完美展現(xiàn)了神舟飛船與天宮空間站對接,,生動還原航天員出艙太空行走的景象,用風箏演繹了一場“宇宙級浪漫”,。
在濰坊,,“山東艦”飛天、“殲-15”護航,、“葫蘆七兄弟”出動,、“章魚哥”挑戰(zhàn)“大蜈蚣”……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通通上天;神話傳說,,工業(yè)重器……每一年都有新創(chuàng)意,。
濰坊的浪漫,抬頭看看天空就知道,。
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到“十年生死兩茫茫”,再到“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無數(shù)名人雅士植根濰坊,,他們可是被這座城市的浪漫所吸引,?
02
跨界出圈放異彩
風箏,是濰坊獨具特色,、最有價值,、最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和城市名片,,是名副其實的經(jīng)濟文化大IP。
新時代,,非遺手造的復興大潮,,把一大批非遺傳承的老藝人推向全省乃至全國的舞臺,他們的作品也成為傳承千年文化技藝的“新”名片,。
郭洪利,、張效東、楊紅衛(wèi)……這些風箏藝人個個手上有絕活,,創(chuàng)造了許多屬于濰坊風箏的高光時刻,。
國家級非遺濰坊風箏代表性傳承人郭洪利,大到40米長宛若蛟龍的“龍頭蜈蚣”,,小到如一粒瓜子大小的“金魚”,,從選材、設計,,到扎制,、繪染,無不精雕細琢,。“只做精品”的他還創(chuàng)新性地將榫卯結(jié)構(gòu)用于風箏骨架,,讓風箏從線條流暢度到重量都近乎極致。
被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點名,,郭洪利經(jīng)常隨文化使團到國外授藝展演。在傳承傳統(tǒng)手工藝的同時,,也在嘗試以更新穎的表現(xiàn)形式,,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接觸風箏文化。
2020年清明期間,,濰坊與騰訊“榮耀中國節(jié)”項目聯(lián)合推出“王者踏青日”活動,,活動上的主題風箏就是郭洪利制作的,。
這只風箏以濰坊硬翅風箏為造型,,用上等的古絹手工繪畫,,在骨架處理上首次用合竹工藝,,并將代表吉祥的九色鹿,、代表幸福的春燕以及飛天等元素融入其中,,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技藝與現(xiàn)代審美的完美融合,吸引了無數(shù)年輕粉絲,。
除了騰訊,,肯德基、匹克等品牌都與郭洪利有過合作,,這些合作讓傳統(tǒng)非遺手工跨界破圈,,大放異彩,。
國家級非遺濰坊風箏代表性傳承人張效東,,自幼跟祖父學習雕刻、繪畫,、風箏扎制,,他扎制的《金雞報曉》風箏作品被國家郵政局選中并作為郵票使用。他還創(chuàng)造性地把機械運動原理和聲光電技術(shù)巧妙地運用于立體風箏中,,使風箏在天空發(fā)出光影和聲音,是聞名遐邇的“風箏怪才”,。
濰坊國際風箏會舉辦了多少屆,張效東和他的風箏就參加了多少屆,,年年得獎,。他的創(chuàng)新和堅持,也讓更多人認識風箏,,喜歡風箏,。
03
線之所系,不止風箏
風箏為媒,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濰坊,、了解濰坊,,為濰坊的騰飛插上翅膀。
能飛多高是衡量風箏有多優(yōu)秀的硬杠杠,。2016年9月15日,,舉世矚目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fā)射,特制濰坊風箏——“飛鷹”成為此次航天搭載紀念物,。
濰坊一級工藝師王永訓承擔了此次設計制作重任,,這只折疊式“飛鷹”風箏重300克,造型完美地再現(xiàn)了世界第一只木鳶風箏,。
這只風箏伴隨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飛船在太空遨游66天,,并按期順利歸來。
這只風箏承載著濰坊人民的美好愿景,,實現(xiàn)了濰坊風箏飛向太空的夢想,,也成為全世界飛得最高的風箏。
風箏線之所系,,不僅是風箏,,更是整個濰坊。
2021年,,濰坊榮膺全國第四個,、山東省第一個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shù)之都”,并適時推出“山東手造·濰有尚品”區(qū)域公共文化品牌,,涵蓋12個門類120項手造產(chǎn)品,。
“濰坊風箏”“鄌郚吉他”“夢金園珠寶”等手造品牌日益響亮,并形成年交易額500億的黃金珠寶加工,、20億的風箏制作,、10億的吉他制作等產(chǎn)業(yè)集群。
緊鑼密鼓,,濰坊又適時推出“山東手造·濰有尚品”優(yōu)選項目庫,,入選項目和單位可授權(quán)使用“濰有尚品”品牌標識,優(yōu)先被推廣,。
城市競爭,,歸根結(jié)底是文化的競爭,是城市品牌的競爭,。
如今,,一提起濰坊,,就說到風箏,;一說到風箏,就提起濰坊,風箏已經(jīng)成為濰坊的金色名片和城市品牌,。
風箏藝人都說,,好的風箏吃風十分,泄三分,,留七分,,這正應了這個城市的氣韻——
不張揚、不沖動,,又不失力量,。
(來源:山東宣傳)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