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水劍 | 給教科書挑錯 絕不是小題大做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03-01 09:37:30
給教科書挑錯
絕不是小題大做
□濰坊融媒評論員 劉福文
據(jù)央視新聞報道,近日,,浙江臨海一名小學生陳一逸“火”了,。他和媽媽去年發(fā)現(xiàn)了教材上的一處配圖錯誤,并且給出版社寫了信,。沒想到,,今年新學期他們翻閱語文書,,發(fā)現(xiàn)課本上的配圖真的改了,。這個錯誤出自教材中收錄的伊索寓言《鹿角和鹿腿》,,陳一逸發(fā)現(xiàn)文中配圖用的是梅花鹿,,與內(nèi)容實際不符合,,“梅花鹿是不可能遇上獅子的,獅子主要分布在非洲與印度,,梅花鹿是在俄羅斯,、中國還有日本,沒有任何交叉的地方”,。
新(左)舊(右)教材插畫對比,。(資料圖片)
有網(wǎng)友在新聞評論區(qū)留言,認為教材真不能馬虎,,發(fā)現(xiàn)錯誤,,指出錯誤,認真改正,,這才是大家想看到的,。同時,也有人提出質(zhì)疑:作為孩子,,有獨立思考能力是值得表揚的,;可作為成人,去和童話故事較真,,就有點抬杠了,。其實,無論教材里這張配圖是否合理,,也無論插圖最終修改和那封信有無直接關聯(lián),,這位小學生給教材“挑錯”的行為,都值得肯定,,應該給予善意的鼓勵,。
我們總是用“童言無忌”來稱贊孩子的勇氣,卻忽視了這份勇氣背后往往蘊含著真理,。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不難,,難的是父母鼓勵孩子進一步探索和解決這些“與學習無關”的問題,而不是認為這是不務正業(yè),。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學校和社會都應善于引導鼓勵孩子發(fā)掘興趣,,對世界保持好奇心,。
為什么陳一逸對動物了解這么詳細,是因為他對動物感興趣,,對生物學相關的知識感興趣,,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動物迷”。同時,,家長還給孩子買了很多相關書籍,,遇到難點也會和孩子一起查資料,、翻看文獻,空余時間會陪著孩子去各個自然歷史博物館,。因此,,他才能夠一直專心觀察、研究動物相關知識,,這絕對不是輔導班,、培訓機構能培養(yǎng)出來的。
更讓我們感到高興的是,,在這件事中有關部門和機構認真以待,,充分感受到來自相關各方對學生好奇心的尊重和呵護。面對來自小學生的質(zhì)疑,,出版社沒有覺得是在沒事找事,、小題大做,而是第一時間回信,,并修改相應配圖,。網(wǎng)上的聲音也以正向鼓勵支持為主,紛紛為小學生給教科書“找茬”的行為點贊,。
相信通過這樣一場良性互動,,孩子能夠認識到,再厲害的人也有出錯的時候,,不要迷信權威,,要學會獨立思考,敢于質(zhì)疑,,有自己的獨特見解,,通過探索求證得來的知識更加彌足珍貴。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這無疑是一種更加成功,、更加值得推崇的教育。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