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記者拍照啦”第一波 | 6名老人回憶亞星橋往事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03-14 09:18:31
近日,,濰坊融媒客戶端推出
“張記者拍照啦”特別活動
得到了市民的熱烈響應(yīng)
不少市民紛紛聯(lián)系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攝影記者張馳
訴說自己與白浪河橋(亞星橋)的往事
3月13日,奎文區(qū)東關(guān)街道奎文門社區(qū)的6名老人聯(lián)系到張馳,,表示亞星橋即將落幕,,他們內(nèi)心十分不舍,希望通過張馳的鏡頭,,留下與這位“老朋友”的最后回憶,。
“亞星橋馬上就要拆除重建了,再來多看幾眼,,讓張記者給我們幾位老伙計拍拍照,,以后也能拿出來回憶回憶。”在奎文門社區(qū)居住了幾十年的于春祥,、付煥亭,、劉守香、張溫會,、于建軍,、李祖金6名老人深有感觸地說。
記者張馳以亞星橋為背景給市民拍照,。
作為一座連接濰城區(qū)與奎文區(qū)的橋梁,,亞星橋自1996年建成后,便成了濰坊的標志性建筑,。在這里土生土長的劉守香老人,,對亞星橋的印象格外深刻。
今年75歲的劉守香,,娘家和婆家都居住在奎文門社區(qū),。在她兒時,這里還是一片河灘,,挑扁擔(dān)的,、趕集的,十分熱鬧,,每逢春節(jié)和中秋節(jié),,還可以在這里看煙花。劉守香見證了這座橋的歷史,,“亞星橋沒建成前,,這里還十分擁堵。建成后,,道路也寬了,,視野也好了,人們也愿意在上面走了,。”劉守香說,,如今,她即將見證第四座橋梁在這里拔地而起,,感到十分榮幸,。
張馳將剛剛拍攝的圖片給市民看。
“亞星橋剛開通時,,人特別多,,很熱鬧。”今年71歲的張溫會回憶起亞星橋開通時的場景,,仍然記憶深刻,。張溫會出生在濰城區(qū),1979年起在奎文門社區(qū)居住至今,。
“亞星橋建成前,,就怕刮風(fēng)下雨從橋上過,人多擁擠,,很不方便,。”張溫會說,特別是每次回娘家,,她都提心吊膽,。亞星橋建成后,不僅成了城市一道亮麗的景觀,,也讓她回娘家的路越來越順了,。
市民們以亞星橋為背景拍攝合影。
作為亞星橋建成后的受益者,,今年65歲的于建軍對亞星橋也有很深厚的感情,。“我是1988年來這里居住的,沒過幾年亞星橋就建成了,,很氣派,。”于建軍說,亞星橋建成后,,這里成了她和孩子每天的必經(jīng)之地,,不僅送孩子上學(xué)特別方便,有時她還會帶著孩子去河邊走走,,十分愜意,。
市民們用手機留下和亞星橋的合影,。
作為亞星橋從誕生到落幕的見證者,6名老人有時間就會結(jié)伴看看橋上的車水馬龍和橋下的人來人往,,體會不一樣的城市煙火,。在時代的變遷中,亞星橋和6名老人的生活融為了一體,。
“亞星橋就像我們的老朋友,,這么多年了,肯定有感情,。"今年70歲的付煥亭表示,,大家都很期待著新橋建成后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屆時,,他們幾位老伙計會再邀請張記者,,為他們拍下新橋建成的那一刻。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郭超/文圖
責(zé)任編輯:封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