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票社訪票友 | 徐傳立:退休后學彈月琴,零基礎但終有所成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03-24 09:11:40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月琴是京劇樂隊文場三大件之一,,與京胡,、京二胡相輔相成。青州市69歲的徐傳立,,退休后學彈月琴,,至今已有五年多的時間,成為青州京劇票友中為數(shù)不多的月琴演奏員之一,。月琴也成為徐傳立退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侶”,。
徐傳立(左)在彈奏月琴,。
雖伴奏過多次
但演出前都會花時間認真練習
每周一、三上午,,上午8點半至11點半,,是青州市票友京劇團定期活動的日子。3月22日,,又到了票友定期活動的日子,,他們在青州城區(qū)駝山路一沿街房二樓上,唱段子,、拉胡琴,、彈月琴。徐傳立懷抱月琴,,眼盯曲譜,,耳聽琴音,一上午伴奏了十余個段子,。
除了票房活動外,,徐傳立最近正準備著清明節(jié)演出的四個折子戲。雖然伴奏過多次,,但只要有演出,,他都要提前認真練習,再與樂隊合奏,、與演員合練,“我們要排練好多次,。我起步晚,,得下笨功夫,悄悄地練指法,、節(jié)奏,,才不致耽誤了團隊。”徐傳立說,,對他而言,,學習月琴最難的是記譜子,平時在票房,,大家唱的都是耳熟能詳?shù)亩巫?,自己能記個八九不離十,但遇到伴奏折子戲時,,他就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練習,。
徐傳立(中)與票友在公園活動。
零起步學彈月琴
不識樂譜靠聽錄音琢磨音符
徐傳立出生于1954年,小時候他家緊鄰益都京劇團,。京劇走進徐傳立的心里,,他喜歡上了京劇,時常到大眾劇場看京劇,。后來由于工作忙,,便沒再過多關注。
2014年,,徐傳立從青州市交通運輸局退休后,,一直想找點事干。他釣過魚,,養(yǎng)過花,,可總覺得生活缺少點什么。后來,,他找到了答案,。一位經(jīng)營企業(yè)的朋友是琴票,2017年冬天跟他說,,可以學著拉京胡,。此時,徐傳立已年過六旬,,他深知京胡難度大,,自己還不識譜,是學不來的,,最終選擇了學習難度相對較小的月琴,。
他們七八個朋友組班,請來濰坊著名月琴演奏員王美玲,,每周六在青州集中授課一次,。零基礎起步的徐傳立明白,要想學會學好,,首先要保證時間,所以他的空閑時間全部給了月琴,,練習彈,、撥,、撮,、輪等基本功。
經(jīng)過兩年學習,,徐傳立學會了基本指法以及西皮小開門,、二黃小開門等,能“彈響”了,王美玲老師才開始教他們彈一些易學的段子,。徐傳立學的第一個段子是老生戲《洪羊洞》選段——為國家哪何曾半日閑空,。老師一句句給他指正,課后再布置作業(yè),。由于徐傳立不識譜,他就在家里聽著錄音,,對著譜子,,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琢磨。四年學習結業(yè)后,,徐傳立等人分散到青州城區(qū)七八個票房實習,。
經(jīng)常串票房
跟著各業(yè)余劇團跑遍青州各鎮(zhèn)街
青州票友中彈月琴的不多,徐傳立常要串票房,,哪里需要到哪里,,演出亦是如此,,跟著各業(yè)余劇團跑遍青州各鎮(zhèn)街,。月琴是伴奏樂器,他要做的是積極配合京胡的演奏和演員的表演,,遇到不會的,,找琴師指導,再解決不了的則請教王美玲老師,。“活到老學到老,人生就是在不斷學習的路上,。”徐傳立說,。
2022年重陽節(jié),徐傳立跟隨劇團到青州高柳鎮(zhèn)李家莊演出《紅娘》,,這出戲他們事先排練了五次,。當天是室外演出,,風很大,,徐傳立耳邊全是風聲,但他始終仔細地聽著琴師,,緊跟節(jié)奏,,最終圓滿完成了伴奏任務。
這樣的場景,,在張傳立的生活中不止一次出現(xiàn),。他人過六十才學藝,,雖然起步晚,卻很勤奮,,一把月琴彈出了退休生活的意境和品位,,把退休后的空閑時間占用起來,伴奏時進入身心合一,、形神兼?zhèn)涞臓顟B(tài),,渲染氣氛,烘托表演,,展示月琴的魅力,。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齊英華/文圖
責任編輯:陳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