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風采 | 劉曉清:陽光就在那里,,只要你在路上
來源:濰坊新聞網 發(fā)布時間:2023-04-04 20:51:40
陽光就在那里,,只要你在路上
——記市政協(xié)常委、陽光曉清傳統(tǒng)文化藝術傳播中心理事長劉曉清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大膽下筆就行,,注意掌握筆鋒的粗細,。”“這幾個字寫得很到位,筆畫非常舒展,。”前不久,,記者在濰坊醫(yī)學院陽光曉清工作室,見到“最美輪椅姐姐”劉曉清時,,她正細心地教學生臨摹《蘭亭集序》,。
“孩子們功課比較緊張,學習壓力大,,希望我的課能夠幫助他們放松身心,,在紙筆交織中感受書法藝術的美好。”受聘為濰坊醫(yī)學院客座教授以來,,劉曉清定期到學校教授書法課,。在同學們眼中,曉清老師專業(yè),、認真,,既是可敬的老師,又是親切的朋友,。
“書法給了我信心和勇氣,,沒有書法就沒有現在的我。”在劉曉清看來,,書法是墨色,、線條、結構,、內容凝結而成的藝術,,看似簡單的作品背后,是反復面對失敗并重新開始。學習書法近三十年來,,劉曉清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也對生命有了更深更新的體驗。工作室內懸掛的一幅幅書法作品,,俊秀中蘊含著力量,。
劉曉清說,有兩種職業(yè)她最為敬佩,,一是醫(yī)生,,二是老師,她能夠與教學結緣,,著實是一件很幸運的事,。“2019年我第一次開設高校巡展走進濰坊醫(yī)學院,看到朝氣蓬勃的學生們,,我仿佛回到了短暫但美好的校園時光,,也給了我一種向上的激情。”回憶往事,,她深情地說,。
“幫助別人,被別人需要,,也是一種幸福。”這些年來,,由劉曉清發(fā)起成立的公益組織——陽光曉清傳統(tǒng)文化藝術傳播中心,,深入學校、社區(qū),、企業(yè)開展文化藝術講座,,走進大學校園開展勵志講座,聯合團市委,、市殘聯,、市書法家協(xié)會以及其他社會公益組織共同開展愛心公益活動等,樹立起了“陽光曉清”公益服務品牌,。
除書法老師之外,,劉曉清還有一個正式身份:濰坊市博物館講解員。2017年,,劉曉清受邀參加全國博物館講解大賽,,現場講述鄭板橋《峭壁蘭圖》背后的故事,取得了全國第三名的成績,。在這之后,,她被濰坊市博物館聘為正式文物講解員。“來到館里工作后,,我有了很多和歷史文物面對面的機會,。這些帶有歷史故事的文物也在無形中滋養(yǎng)著我,,讓我在書法藝術之路上越走越有底氣。”博物館被劉曉清視為改變命運的“大學”,。
工作之余,,劉曉清和同事們到市聾啞學校和盲童學校,開設適合殘疾孩子的課程,,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時也會邀請殘疾孩子走進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魅力,。初次走進博物館的盲童一邊興奮地觸摸仿古銅像,,一邊仔細聆聽講解并提出各種問題,還走到講解員身邊不斷打手語說“謝謝,,我喜歡博物館,。”劉曉清和同事們都被深深地打動了。
在一次活動中,,劉曉清結識了雷鋒同志生前最親密的戰(zhàn)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人物原型喬安山,并與老人成了忘年交,。這些年來,,她一直與喬安山夫婦保持聯系,聽他們講述雷鋒的故事,。無形之中,,雷鋒精神給了劉曉清莫大的力量。
涓涓細流,,匯成公益的大海,。“雷鋒這一生做的都是看似平凡的小事,點點滴滴的奉獻著,,我和我的公益團隊將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劉曉清說。此前,,她向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雷鋒基金管委會捐贈了自己精心創(chuàng)作的8幅書法作品,,用于該組織的慈善義拍活動。
政協(xié)是一個大家庭,、大舞臺,。自成為市政協(xié)委員以來,劉曉清在履職盡責中擔當作為,,致力于書法藝術普及,、為殘疾人朋友發(fā)聲。“在撰寫提案之前,我會充分調研,,力求切實可行,。在我提出書法進校園建議后,有的學校對此非常認同和支持,,專門聘請了書法老師,,開設了書法課。”提案能夠得到積極回應和落實,,劉曉清感到十分欣喜,。
“作為一名政協(xié)委員,一名殘疾人代表,,我要主動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積極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用手中的筆去書寫和傳播真善美,,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弘揚社會正能量,。”劉曉清說,今年,,她將繼續(xù)聚焦殘疾人群體實際需求,,就加強互聯網應用無障礙改造提出建議,幫助他們提高生活幸福指數,。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福文/文圖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