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盛會唱不休意難忘(二)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3-04-24 14:39:00
“世界風箏都中國京劇演員邀請賽”(以下簡稱京劇邀請賽),、“世界風箏都全國京劇表演藝術家群英會”(以下簡稱京劇表演藝術家群英會),,距今已過去20年,為何總讓專業(yè)人士,、票友,、戲迷們念念不忘,?
前奏 邀請專業(yè)院團來濰演出積累經(jīng)驗
京劇在濰坊的傳統(tǒng)和土壤深厚而肥沃,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名角紛至,。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為振興戲曲,,濰坊市京劇團邀請外地院團,、名家來濰演出,豐富濰坊市民的文化娛樂活動,,滿足了不同觀眾的需求,。
1985年6月,濰坊市京劇團邀請梅派青衣,、上海京劇院夏慧華小組來濰坊巡回演出全本《宇宙鋒》,。1986年4月,第三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濰坊市京劇團在工人劇院,,與上海京劇院著名京劇演員王夢云、陳朝紅等聯(lián)合演出了《金龜記》《徐母罵曹》《遇后龍袍》《玉堂春》《紅娘》五場戲,。同年,,上海京劇院王世民(小生)、張達發(fā)(凈),,帶著琴師尤繼順來到濰坊,,與濰坊市京劇團合作,到青州,、高密,、青島等地巡回演出了《四郎探母》《紅鬃烈馬》《生死恨》《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戲。
1987年,,濰坊市京劇團邀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派青衣鐘榮來濰演出,,1988年與四川梅派旦角沈福存聯(lián)合巡回演出,1989年邀請著名女花臉齊嘯云來濰巡回演出,。1990年第七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時,,濰坊市京劇團特邀著名京劇演員劉長瑜、李維康,、耿其昌等,,在濰柴文化宮合作演出了《游龍戲鳳》《花田八錯》兩場戲,場場爆滿,,戲迷們覺著兩場不過癮,,還想再看,可在劇場只預訂了兩天,,現(xiàn)訂來不及,,怎么辦?濰坊市京劇團緊急到和平劇場訂場地,,第三天加演了一場《游龍戲鳳》,,依舊是爆滿。劉長瑜此次來濰贏得滿堂彩,。
接連幾年邀請名家來濰,,與外地院團合作,濰坊市京劇團拓寬了思路,,一方面通過學習外地院團,,提升劇團整體水平,一方面增加劇團收入,,同時能滿足濰坊人民的精神需求,。經(jīng)過幾年嘗試,劇團積累了經(jīng)驗,,知道如何與劇場溝通,,如何談勞務、簽合同,、核算成本,,如何售票等問題。
而隨著濰坊國際風箏會影響力日盛,,濰坊各劇場也開始邀請名家來濰演出,。1989年第六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濰柴文化宮特邀河北省滄州地區(qū)京劇團來濰坊演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厲慧良領銜主演,,演出了其代表作《長坂坡》《漢津口》《宗澤與岳飛》《挑滑車》等劇。
院團、劇場的舉措為濰坊舉辦高規(guī)格,、大規(guī)模的京劇賽會積累了經(jīng)驗,,打下了基礎,規(guī)模更大,、規(guī)格更高的京劇演出呼之欲出。1990年12月21日至1991年1月12日,,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是中國現(xiàn)代戲劇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成為濰坊舉辦京劇盛會,,助力青年京劇演員培養(yǎng)的契機,。
陣容 百余名著名京劇演員來濰演出
隨后,濰坊市舉辦“世界風箏都中國京劇演員邀請賽”的申請,,獲國家有關部門批準,。1991年4月,第八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濰坊舉辦京劇邀請賽,,1992年4月,第九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舉辦第二屆京劇表演藝術家群英會,,此后每年一屆。舉辦十余屆之后,,風箏會上的京劇演出成為開幕式綜合演出的一部分,,不再設專場。
中國戲曲學會成立于1987年,,業(yè)務主管單位是文化部,。1991年京劇邀請賽由中國戲曲學會、濰坊市人民政府,、海南東方公共關系顧問中心共同主辦,,濰坊市文化局、濰坊工藝美術集團公司,、濰坊第四棉紡廠,、濰坊第二印染廠、濰坊柴油機廠承辦,。規(guī)模之大,、檔次之高,在濰坊史無前例,。
文化部,、文化廳、市政府……政府部門主辦,,確保了賽會的嚴肅性,,而全國重量級藝術家擔任顧問,、評委,則是賽會權威性的體現(xiàn),。京劇演員邀請賽,,年過七旬的張君秋擔任組委會名譽主任,由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劇作家,、戲劇理論家,、戲劇活動家趙尋,杰出的劇作家,、戲曲理論家,、文學家馬少波,著名戲劇理論家,、評論家劉厚生擔任藝術顧問,;戲劇理論家郭漢城、李紫貴擔任評委會主任,、副主任,;評委會委員由戲劇理論家曲六乙、齊致翔,、龔和德,、霍大壽,京劇表演藝術家李慧芳,、張云溪等人擔任,。
把全國京劇名家請到濰坊來,這是京劇表演藝術家群英會舉辦之初就定下的規(guī)矩和目標,。參加京劇邀請賽的演員是從12個省市的19個劇團(院)層層選拔出來的,,44名優(yōu)秀中青年京劇演員中,既有藝術造詣深,、成就斐然的著名演員,,又有嶄露頭角的梨園新秀。9人是歷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戲劇最高獎)得主,,38名演員獲過省市及全國各種獎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梅葆玖,、張君秋的到來,,更為京劇邀請賽錦上添花。
第二屆京劇表演藝術家群英會,,來自北京,、天津、上海、湖北,、遼寧,、江蘇等地的20余名京劇名家和優(yōu)秀演員薈萃一堂。1993年,,北京,、上海、天津,、遼寧,、吉林等地的20位京劇名家和優(yōu)秀演員云集濰坊。1994年,,中國京劇院派出了最強陣容……
影響 連辦十余年振興京劇影響深遠
國內(nèi)最大的以振興京劇為宗旨的京劇表演藝術家群英會連辦十余年,百余位京劇表演藝術家來濰,,有些甚至數(shù)次來濰坊,,多位藝術名家同臺表演,這在全國京劇史上都是難得一見的盛事,,影響深遠,。
京劇表演藝術家群英會使濰坊在中國京劇界聲名鵲起,眾多名家把曾來濰坊演出的經(jīng)歷作為一項榮譽,,寫進履歷之中,。而多位名家與濰坊的淵源則始于父輩或師輩,如尚長榮的父親尚小云,、劉長瑜的師父荀慧生,、李長春的師父裘盛戎等,都曾來濰坊演出,,一代一代的藝術家,,滋潤著濰坊這片京劇沃土。
濰坊市京劇團演員與名家同臺競技,、請教學習,,為技藝提升打下良好基礎,促使更多青年演員在各項賽事上斬獲佳績,。藝術家們從化裝,、服裝到演出,都一絲不茍,,濰坊市京劇演員,,特別是青年演員都親歷著,在后臺觀摩,,在臺下琢磨,,同樣是裘派,為什么不同演員呈現(xiàn)出來的卻不同,他們學名家的唱腔,、身段,,甚至連閑談也不放過,抓住任何學習的機會,,像海綿一樣吸收眾家之長,。京劇邀請賽中,濰坊4名演員參賽,,皆獲獎,,這對他們技藝的提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成為濰坊市京劇團對京劇演出市場進行的有益嘗試和探索,。
對觀眾、票友而言,,可謂大開眼界,、大飽戲癮。很多到過京劇表演藝術家群英會現(xiàn)場的濰坊票友回想起來,,為能一睹名家風采而自豪,,仍回味無窮,沒到過現(xiàn)場的則深感遺憾,,希望盛景再來,。
責任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