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談|勞動和旅游,,尊重和平衡
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發(fā)布時間:2023-05-01 16:50:00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也是一個旅游休閑的盛日。
重要景區(qū)人流很大。海岱之間,,泰山、青島,,曲阜三孔,,濟南大明湖……人流如織。4月30日,,曲阜市發(fā)布《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說八方來客是“對曲阜城市管理、接待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我們曲阜市民文明程度的大考”,。這已不是國內城市第一次發(fā)布這樣的致全市人民信。
人流紛至沓來,,讓許多地方“雖備而有憂”:一邊呼吁“讓路于客,,讓景于客,讓餐于客”,;一邊各個景區(qū)“限流”,,呼吁它地景色亦佳,莫集中于一地,。與此同時,,有網(wǎng)友也感嘆,是節(jié)假日依然少,,還是年休假制度該發(fā)揮作用了,。有網(wǎng)友對休假提出各種預想,也有人認為這已是“千方百計”后最好的設計,。
經過三年疫情,,人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憂慮可謂是幸福的憂慮,,感嘆是幸福的感嘆,,紅火的旅游回來了,大家可以自由馳騁,,這彌足珍貴,。
勞動和旅游休閑,一張一弛,,對立統(tǒng)一,。勞動貫穿于生產過程,,“生產勞動”常常形成一個固定詞,這是生活的必須,,人們獲得的所有生活資料,,都是生產勞動創(chuàng)造的。旅游休閑則是目標和手段的統(tǒng)一,,一方面,,旅游休閑是幸福生活的體現(xiàn);一方面,,旅游休閑是為身體“充電”,,可以保障人們繼續(xù)勞動,更好地勞動,。
幸福生活是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們必須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F(xiàn)代社會形成了社會分工,,就意味著一部分人在旅游休閑的時候,另一部分人可能依然在勞動,;或者說,,一部分人之所以能夠安享旅游休閑,依賴于另一部分人在進行服務型勞動,;再或者說,,一部分人通過休閑釋放自己的消費能力,讓另一部分人通過勞動獲得生活需要的報酬,。
因此,,勞動和旅游休閑,在特定時間和空間,,形成一個互補的“閉環(huán)”結構,。在這個“閉環(huán)”中,此和彼,,你和我,,共同尊重才能良性運轉。
勞動和旅游休閑,,保持平衡也十分重要,。一個社會,只有生產勞動,,而沒有消費無法持續(xù),;同理,一個社會只有旅游休閑,,而沒有勞動生產,,更是無根之木,。一個社會的生產和消費必須保持平衡。消費需要時間,,旅游休閑就是給人們留出消費游玩的時間,。
人們對旅游休閑重要性的認識,有一個逐漸深化的過程,。在生產效率低下的手工勞動時代,,因為消費相對恒定,,勞動時間占比很高,。在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數(shù)字化,、智能化的今天,機器廣泛代替人力,,“黑燈工廠”逐漸增多,,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產品增多的同時,,如何消費產品是一個重要市場問題,,保障旅游休閑被公認為是增加消費的“標配”。
對于一個人來說,,休息利于更好工作,;對于一個社會來說,保障消費時段,,才能更好地生產,。因此,勞動很重要,,旅游休閑也很重要,。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