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濰坊新聞網(wǎng) > 讀書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3-05-22 11:22:39
北陽河擷芳
□閆桂紅
北陽河古稱濁水,,位于青州城西,,早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中就有記載。她發(fā)源于青州西部的清涼山,,全長百余公里,,流經(jīng)青州、廣饒,、壽光三地,,入巨淀湖,經(jīng)小清河注入渤海,。古老的北陽河水源充沛,,流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古往今來孕育了眾多的歷史名人,,從而留下大量文化遺存,。
我是2012年搬到北陽河附近居住的,那一年正趕上北陽河重新治理整修,。治理后的北陽河搖身一變,,成了市民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僅我家附近的河段,,就有藕花驚鷺,、洋溪三疊、五柳驛站等景致,。
彼時是夏季,藕花驚鷺處,,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李清照膾炙人口的詞句:“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實景的確如此,。這是一片寧靜的水灣,,無風的時候,水平如鏡,,東岸邊的蘆葦叢和柳樹倒映在水面上,,層次分明,那一團一團的枝條分明就是綠云在空中游蕩,。不經(jīng)意間,,就會有水鳥從蘆葦蕩里飛將出來,野鴨子靈動可人,,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后,,往往一個猛子鉆進水里,在水里拼力游過一段路程后,,又從另一個地方露出,。西岸邊幽靜的拐彎處,“接天蓮葉無窮碧”,,卻沒有“映日荷花別樣紅”,,其間只有幾朵白色的花朵。到了秋冬季,,荷葉雖然枯萎凋敝,,荷梗卻仍會孤傲地矗立在水里,,“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然而,,我卻喜歡那句:留得殘荷聽雨聲。
藕花驚鷺那本寧靜的水流,,卻在流經(jīng)三道攔水壩時轉瞬間變作“洋溪三疊”,。而洋溪三疊的壩體,在2018年的洪水中被毀,,如今只剩一疊,。平日里看不到“疊”的壯觀,最佳的觀賞時節(jié)是在雨后河水上漲時,,聲勢浩大的水流從壩上奔涌而來,,幾米的落差讓它形成瀑布,趾高氣揚地宣示著它的存在,。
相比之下,,緊鄰的五柳驛站顯得如此安然。朱紅色的木棧橋以T臺的形態(tài)探入淺水中,,若再有垂釣者,,與藍天、白云,、碧水,、綠葉相映成趣,頗有幾分“世外”的意蘊,。
五柳驛站附近的小路兩旁栽種了整齊的柳樹,,把“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景致發(fā)揮得酣暢淋漓,。五柳驛站的由來,,我沒有找到詳細的注解。單從字面來看,,或許只是因為最初有五棵柳樹而得名的,。歷經(jīng)歲月的摧折后,而今,,古柳貌似只余四棵,。其中有兩棵茍延殘喘,一棵大半已是油盡燈枯,,僅有一棵仍蓬勃葳蕤,,它的樹冠輪廓直徑足有十幾米。“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青州歷史悠遠,,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那么驛站必定是少不了的。況且,,在距離北陽河不遠的南邊,,就曾是南燕國的舊址,這北陽河邊是不是也曾是一條官道呢,?
也或許,,只是因為這里寧靜,像一處安放躁動心靈的所在,,因而取名驛站吧,。
責任編輯:平小娜
濰坊日報社主辦 網(wǎng)站備案號:魯ICP備10207392號-1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70502000004號 新聞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4
新聞熱線:0536-8196500 廣告熱線:0536-8196033 郵箱:[email protected] 濰坊國際風箏會
版權所有:濰坊日報社(濰坊報業(yè)集團) 濰坊新聞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 2007-2021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 “涉互聯(lián)網(wǎng)算法推薦”專項舉報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