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行·尋跡齊長城——走進安丘⑧丨打卡小麥峪村:素未謀面的遠方故鄉(xiāng)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05-31 14:37:15
編者按
濰坊既得人文之勝,,又攬山水之幽,。濰坊日報社“山海行”融媒體大型采訪活動以“推介文化旅游 助力高質(zhì)量發(fā)展”為主題,,向世界推介濰坊的山,、濰坊的水,、濰坊的人文,。記者團將沿齊長城,、膠濟鐵路,、海岸線三條文化體驗廊道展示濰坊的美,,全景,、立體、深度宣傳濰坊特色旅游景點,,通過可觀可感的文化體驗,,帶讀者“沉浸式”感受濰坊的魅力。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5月24日,,濰坊日報社“山海行”融媒體大型采訪活動打卡安丘市輝渠鎮(zhèn)小麥峪村,,在石板街深處,尋訪這座有山有水,、一步一景的美麗村莊,。
綠水青山的小麥峪村景。
小麥峪村人文底蘊深厚,,距今已有 500 多年的歷史,。相傳,元末明初,,峰山李士公帶兵到李家溝隱居,,生有李佰良、李佰翠,,小妹李佰翠不染紅塵,,終身未嫁。李士公尋一寶地安頓女兒李佰翠,,取名為“小女峪”,,一世祖去世后,由哥嫂主家,,名字改為“小妹峪”,,哥嫂去世后,名字改為“小麥峪”,,小麥峪村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記者們穿行在小麥峪村里。
穿過村口獨特的火山巖景觀石門,,沿著蜿蜒的小道一路前行,,望海浮云,,石橋跨水,河弓路弦,,古道花開,,雙象守門,飛瀑送爽,,鳳凰展翅,,老槐春秋“八景”依次映入眼簾。采訪團一行走進小村內(nèi),,飽覽著名的小麥峪村“八景”過后,,對這段傳說深以為然。也難怪峰山李士公執(zhí)意隱居于此,,因為小麥峪村像極了人們心中素未謀面的故鄉(xiāng)模樣,。
傳說中的“文官古道”也坐落于該村,此道作為春秋時期的古官道,,聯(lián)通齊魯兩國,,久負盛名。明嘉靖末年,,大同知府李遷梧(李士公第八世孫,、進士)告老還鄉(xiāng)時,鄉(xiāng)人將他帶來的文官果籽種植到小麥峪村官道兩邊,,文官果從此扎根在這個小山村,,后世遂將這條道改名為“文官古道”。
記者被兩只放風(fēng)的小波爾山羊萌到,。
賞完美景,,再尋美食。熱熱鬧鬧的“望海山居”農(nóng)家小院里,,鐵鍋炒雞,、香煎土雞蛋、時令山野菜,,一道道樸實又美味的農(nóng)家菜,,將最純粹的山里味道留在了食客的味蕾之上。
近年來,,小麥峪村“靠景吃景”,,邀請“大家”“名家”為鄉(xiāng)村旅游把脈定向,結(jié)合村落旅游資源豐富,,村子石屋,、石墻眾多,坐擁“三山,、四泉,、七潭”等自然景觀的特點,,規(guī)劃建設(shè)鳳凰泉、“望海山居”旅游民宿,、精品采摘觀光園等項目。年接待游客量超30萬人次,,帶動村莊增收200多萬元,,已成為安丘市“天路”旅游帶上集觀光、餐飲,、康養(yǎng)為一體的多功能鄉(xiāng)村旅游示范點,。
漫步古村看庭前花開花落,抬頭透過古槐枝杈望云卷云舒,,這里每一條青石壘鋪的小路,、每一塊古舊斑駁的墻體都流淌著歲月的痕跡。在這里,,無論三餐還是四季,,從來不必太匆忙。遠方的小麥峪村,,守護著人們內(nèi)心深處對田園生活最美好的向往,,在山青水綠的原生態(tài)自然環(huán)境中,不斷將文旅融合之路走得更寬,、更實,。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宋玉璐 劉元超/文 鞏建國/圖
統(tǒng)籌:齊英華
設(shè)計:劉逢霞
視頻執(zhí)行:張釗慶
視頻拍攝:徐楊 李小龍
視頻剪輯:徐楊
鳴謝:安丘市委宣傳部
責(zé)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