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編”萬化,,這次是鋁絲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07-06 08:34:00
編者按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味道,想感受一座城市的煙火氣,,夜市便是最好的去處,。攤主的叫賣聲、食客的交談聲,、商戶播放的音樂聲此起彼伏,,各色亮眼招牌燈光交錯,眼花繚亂的美食讓人味蕾大開……第二屆鳳溪地萬物集夜市較去年進(jìn)行了全面升級,,打造了集特色餐飲,、生活美學(xué)、文化創(chuàng)意,、萌寵綠植,、休閑打卡、文化演出等于一體的城市新空間,,帶給市民滿滿的文藝氣息和潮流體驗,。這個火熱的夏季,我們把“鳳溪地故事”講給你聽,。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常見的編織工藝品有竹編、藤編,、草編,、柳編等,很難想象,,一根鋁絲在人的手中也能大放異彩,。
孟慶寶的作品——“七彩公雞”。
近日,,記者走進(jìn)鳳溪地萬物集夜市,,37歲鋁編藝人孟慶寶的攤位格外顯眼,,筆筒,、奧特曼,、摩托車、花瓶等作品應(yīng)有盡有,。孟慶寶正在攤前創(chuàng)作,,只見一捆金色鋁絲在他手中來回扭轉(zhuǎn)、纏圈,,一棵“發(fā)財樹”的主干就初見雛形,。緊接著,他通過拼接組合,,“發(fā)財樹”像被賦予了生命似的,,變得靈動起來。
“盆景類相對于動物,、人物等形象來說,,雖然耗材大些,但工藝更簡單,。”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眼前作品上的孟慶寶終于開始與記者聊起他和鋁編的故事,。
孟慶寶在制作“發(fā)財樹”。
孟慶寶來自臨朐,,自他記事起,,父親在農(nóng)閑時就從事手工草編,將做成的工藝品拿去售賣,,貼補家用,。懂事后的孟慶寶一邊給父親打下手,一邊學(xué)習(xí)草編技藝,。
2012年,,在青島打工的孟慶寶偶然遇到一處鋁編工藝品攤,他駐足端詳之余,,猛然覺得鋁編與草編有些類似,,覺得自己也能做。
“回去我就從網(wǎng)上查詢了相關(guān)資料,,買了鋁絲等原材料,,開始摸索。歷時一周的時間,,制作出了我的第一件作品——大象,。”孟慶寶說,這件作品贏得身邊親戚朋友的夸贊,,也讓他堅定了后面做鋁編的信心,。
“鋁絲有20余種顏色,,可塑性強(qiáng)、不生銹,,可以發(fā)揮創(chuàng)作者無限的想象力,。”十多年來,孟慶寶的手藝愈加精湛,,期間,,他還將攤位搬進(jìn)了十笏園文化街區(qū)。
孟慶寶的作品——“天安門”,。
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孟慶寶決定做一個“天安門”。“我從網(wǎng)上搜了好多張?zhí)彀查T照片,,又按照比例設(shè)計好尺寸,,每一根鋁絲的走向都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前前后后用時近兩個月才完成,。”孟慶寶說,。記者看到,這件“天安門”作品,,長約50厘米,、寬約23厘米、高約25厘米,,包含了30多種不同尺寸的零件,,端莊大氣。
“這次鳳溪地萬物集夜市是展示非遺文化的舞臺,,也是大家交流學(xué)習(xí)的機(jī)會,。希望今后我能制作出更多精致的作品,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鋁編,。”孟慶寶說,。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萬勇/文圖
責(zé)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