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貿(mào)市場“慢”游記⑩:新華乙巷早市,濰坊人的超長版“菜籃子”,!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07-09 10:12:24
人食五谷 一日三餐
濰坊人的飯菜
一半在佳樂家
一半在農(nóng)貿(mào)市場
農(nóng)貿(mào)市場提供觀察一座城市
最有趣的視角
這次,,我們“慢”游農(nóng)貿(mào)市場第十站來到了奎文區(qū)——
新華乙巷早市
形成于1998年,地處濰坊城區(qū)中心繁華路段,,可容納近600個攤位,,到底是什么樣的“菜籃子”如此極致,?在7月的清晨,讓我們逛個早市,,一探究竟,。
沿民生東街行至新華乙巷,南北皆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南至廣安巷,,以衣帽用品為主,北至新華甲巷,,以蔬菜瓜果為主,,這里就是遠近聞名的新華乙巷早市。
站在十字路口,,面對南北的選擇,,我們先逛人少的南邊。
清新的碎花連衣裙,、涼爽的人造棉短袖短褲,、舒服的純棉小熊白T恤,只要想買,,著急開張的攤主可能不等你還價就主動優(yōu)惠了,。
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坐下來,,慢慢試,滿意為止,。
烈日炎炎,,陪興致不減的主人選衣服的小狗已癱軟在地,只剩吐舌頭的力氣,。
路邊西側(cè)路牙石上,,一位攤主正在一針一線地鉤帽子,攤位上擺放著幾頂款式新穎的夏日遮陽帽,。它們都是攤主親手鉤的,,一頂帽子需要花費一天多的時間,60元的價格值了,。
重新回到十字路口,,一家便民攤位分外惹眼,小到修傘,、磨刀剪,,大到修沙發(fā),攤主真是技多不壓身。
一路向北,,一輛輛小餐車在道路兩側(cè)排開,,井然有序。
逛早市也需要好體力,,來補充一下能量吧,,大蒸包、秘制肉蛋堡,、麻團、潼關(guān)肉夾饃,、油條……令人目不暇接,。
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家燒餅攤前,只見攤主拉了條黃線,,已經(jīng)有不少顧客在沿線排隊,。4元的肉燒餅香味十足,3元的鼓燒餅夾上酥脆的油條更是好吃得不得了,,讓人不覺回憶起小時候的味道,。
填飽肚子,繼續(xù)“趕路”,。夏季吃水果圖的就是新鮮,,這時候的水果種類也豐富,可口的荔枝,、多汁的葡萄,、泛光的黃金油蟠桃、酸甜的藍莓……
比起物美價廉的西瓜,,這些水果雖然價格貴點,,但也令人忍不住想要嘗個鮮。
看到張面河就來到了新華甲巷,,這里同樣是早市,,與新華乙巷連為一體。橋下流水淙淙,,橋上鮮花遍地,,這可是家花卉攤,三角梅,、長壽花,、米蘭、茉莉花,、九里香,,一盆就足以讓家里芳香四溢。
拂塵是何物?就是《西游記》中太上老君手里的那樣物品,,古代常用以撣拭塵埃和驅(qū)趕蚊蟲,,也象征掃除煩惱。在一輛電動小三輪上看到此物,,有種穿越之感,,攤主是一位八十多歲的老者,他將自己制作拂塵的過程娓娓道來,,末端的材料取自馬尾,,長柄有金絲竹和桃木之分,價格幾百元不等,,在市場上堪稱昂貴,,不過也是獨一份。
終于趕在休市之前逛完早市,,整個人已大汗淋漓,,但也滿載而歸,倘若人手一個氫氣球飛回家,,那可就太美好了,。
策劃:孫瑞永 王光偉 李中偉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于志華/文圖
責(zé)任編輯:周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