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調研行 | “桃園生草”技術加持,,百畝家庭農場年賺百萬
來源:濰坊新聞網 發(fā)布時間:2023-08-13 15:07:40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蜜桃飄香,致富有路,。眼下,,正是摘桃子的季節(jié)。8月11日,,記者走進濰城區(qū)樂埠山生態(tài)經濟發(fā)展服務中心北大于河村的濰坊市良田春秋家庭農場,,一顆顆碩大的桃子懸掛枝頭,掩映在綠葉間,,鮮嫩欲滴,,果香四溢,。采摘工人們穿梭其中,,熟練地采摘已經成熟的桃子,桃園里呈現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良田春秋家庭農場內,,一顆顆碩大的桃子懸掛枝頭。
近年來,,樂埠山生態(tài)經濟發(fā)展服務中心做足“桃文章”,,做活“桃經濟”,以發(fā)展特色桃產業(yè)為抓手,,引導果農標準化,、現代化種植,不斷提升品質,。同時,,圍繞農文旅三產融合發(fā)展特色林果業(yè),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良好鄉(xiāng)村旅游環(huán)境,,增強群眾致富信心,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甜蜜升級”,。
陳治鐲在采摘桃子,。
“我們農場種植的桃子有黃油蟠桃、油蟠7號,、油蟠9號,、中蟠17等近30個品種,富含豐富的硒元素,又脆又甜……”42歲的濰坊市良田春秋家庭農場負責人陳治鐲一邊向記者介紹自家的桃子,,一邊熟練地摘桃,,幾分鐘就裝滿了一籃子。
2017年,,陳治鐲和丈夫焦少彭回到家鄉(xiāng),,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他們在村里流轉土地,,建起了家庭農場,,發(fā)展特色種植。經過幾年的摸索,,目前,,農場采用種養(yǎng)結合模式,集休閑觀光,、農業(yè)科普,、果蔬采摘、農產品配送于一體,,種養(yǎng)結合循環(huán)農業(yè)項目達到100余畝,。
工人們在農場內采摘桃子。
鄉(xiāng)村振興要靠產業(yè),,產業(yè)發(fā)展要有特色,。“對于種桃子,我們倆都是外行,,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學,。我們便不停地參加各類果蔬培訓班,學習種植技術,,不斷地摸索前行,。”陳治鐲告訴記者,她和丈夫從果樹最初的選種到栽植,、修枝,、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整個生長過程,,全程邀請農技專家進行專業(yè)技術指導,。這幾年,通過學習先進種植技術,,實施標準化無公害種植,,同時提高機械利用率,既降低了經營成本,,又提高了經濟效益,,鮮桃產量和品質實現雙豐收,,收益也一年比一年好。
人工拔草,。
濰坊市良田春秋家庭農場不光種桃,,還“養(yǎng)”土地。百畝桃園,,全部采用有機肥,、生物防蟲技術種植,堅決不用除草劑,、農藥,,讓土地自己慢慢變“肥”,這樣種出來的桃子果實大,、口感好,。“為了保證桃子的品質,我們學習使用‘桃園生草’技術管理,,維持桃園內生態(tài)平衡,。”陳治鐲說,桃園生草通過改善果樹生長環(huán)境和營養(yǎng)條件,,可以提高果樹的抗病能力,,從而減少農藥的施用次數和用量,對于生產安全的綠色果品具有積極的作用,。
品質有了,,就不愁賣,。為了叫響桃子品牌,,陳治鐲和丈夫注冊了“良田春秋”品牌水果商標。同時,,借助互聯(lián)網的東風,,他們與各大電商平臺合作,每天采摘完,,直接運送到電商銷售分銷點,,省去了中間流程,以最快的速度遠銷全國,,讓各地消費者都能吃上鮮美的桃子,。“我們的桃子分早中晚熟,早桃5月底上市,,遲桃要到10月底成熟,,拉長了采摘期,避免桃子大量集中上市,。”焦少彭說,,每天忙的時候要采摘2500多公斤桃子,,一年下來,他們的桃子純收入可以達到100萬元,。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杰/文圖
責任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