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7位攝影師,,向世界“拍了拍”濰坊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08-24 08:35:57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拍一拍”是微信一項有趣的功能,,支持用戶在群聊和個人對話中提醒對方,自帶友善打招呼的屬性,。在濰坊,,攝影家們屢屢斬獲國內外大獎,向世界“拍了拍”濰坊,,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的濰坊被全世界“看見”。
成立于1998年的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目前共有市級會員6087人,,其中,國家級會員302人,,省級會員3200人,,國家級和省級會員人數(shù)列全省第一。協(xié)會成立以來,,共有1200余幅會員攝影作品在國內外影展中獲獎,,特別是在最近兩屆攝影國展、省展中,,我市入選作品總數(shù)均列全省第一,。
《東鎮(zhèn)沂山》 劉篤龍 攝
齊風魯韻,岱青海藍,。濰坊既得人文之勝,,又攬山水之幽,鑲嵌在綠水青山間的旖旎風光自成一幅幅美麗風景畫,,成就了濰坊得天獨厚的攝影創(chuàng)作資源,,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城市氣質,,又為全市攝影家及眾多攝影愛好者們提供著人文滋養(yǎng)。
青山秀水與攝影藝術相得益彰,。2019年,,濰坊被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授予“中國攝影之鄉(xiāng)”稱號,成為濰坊又一張亮閃閃的城市名片,。
?每一滴汗水都不可辜負
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的李振龍是一位“住建老兵”,,從部隊轉業(yè)后,他1990年就到建設部門工作,,退休后,,李振龍把鏡頭對準了自己熟悉的城市建設題材。
圖為2021年的中秋節(jié),,李振龍在寶通街快速路為一位河南小伙子拍下的工作照片,。
2021年中秋節(jié),李振龍像往常一樣帶著相機去寶通街快速路的工地采風,,一位做混凝土澆筑的河南小伙子叫住他,,問能不能幫忙拍一張照片。“他說中秋因為趕工期不能回家團聚,,想給老家的父母發(fā)張照片,,覺得我用相機拍的一定比他用手機拍的好。那一刻,,一種責任感在我心里油然而生,,堅定了我拍建筑工地、拍勞動者的決心,。”
寶通街快速路修建了多少天,李振龍就去拍攝了多少天,。相機里,,一萬多張照片記錄著快速路的建設過程,工人們也常常熱情地和李振龍打招呼,。在快速路進入施工關鍵時刻時,,李振龍曾在工地從傍晚一直拍攝到次日清晨,工人們都深受感動和鼓舞,。
圖為通亭街立交橋,。李振龍 攝
每一滴汗水都不可辜負,。不僅是李振龍,在我市,,還有許多攝影家們用鏡頭致敬勞動者,,禮贊勞動者。
攝影家常軍用三年多的時間,,跟拍了一位普通的環(huán)衛(wèi)工人老劉,。每天凌晨,無論風霜雪雨,,他都和老劉一起“準時出工”,,用幾千張照片記錄下老劉生活和工作的點點滴滴,他們也因此成了“忘年交”,。后來,,常軍拍攝的《環(huán)衛(wèi)工老劉》組照獲得了濰坊市環(huán)衛(wèi)攝影比賽一等獎,領到獎金后,,他第一時間把3000元獎金全部捐贈給了老劉,。“環(huán)衛(wèi)工作非常辛苦,作為一個記錄者,,用鏡頭記錄勞動者的工作是我的責任,。”常軍說。
在“中國蔬菜之鄉(xiāng)”壽光,,攝影家張文南自2010年退休后,,就帶著相機走進田間大棚,過起了與菜農聲息相聞,、苦樂相依的日子。帶著對家鄉(xiāng)深厚質樸的情感,,他用鏡頭記錄菜農故事,,一個個沾露珠的清晨、一輛輛咬尾接頭的大貨車,、一雙雙充滿力量的手……他的攝影作品《菜農》先后入展第十四屆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展、2016年北京國際攝影周,;2019年,,作品《菜農的早晨》獲得第十一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攝影類一等獎,。
《俺村辦起了菜博會》 唐國志 攝
影像當隨時代,,鏡頭聚焦人民。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向全市會員提出倡議:攝影創(chuàng)作不僅要讓人民成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為一體,,同人民一道感受時代的脈搏、生命的光彩,,為時代和人民放歌,。
正是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濰坊攝影家協(xié)會才始終與人民同心,,與人民同行,,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有溫度、接地氣,、正能量的動人畫面,。
?背著相框下鄉(xiāng)“走正月”去
今年農歷正月初六一大早,十幾位手提大米,、棉被、花生油等生活物資,,背上背著相框和打印設備,,身穿紅馬甲的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攝影師志愿者就來到了壽光市田柳鎮(zhèn)田柳村,他們?yōu)槔宵h員,、長壽老人,、軍烈屬等家庭拍攝全家福,并且現(xiàn)場打印,、裝裱照片,。
“‘走正月’是濰坊的習俗,我們攝影家協(xié)會每年正月十五之前,,都會組織攝影師用2-3天的時間到不同的村莊進行志愿服務,,讓村民們足不出戶就能免費拍‘全家福’照片。這項志愿服務我們已經堅持做了23年,,有種正月里走親訪友的感覺,。”8月22日,在位于奎文區(qū)北海大廈的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辦公室里,,協(xié)會主席唐國志笑著說。
用鏡頭記錄鄉(xiāng)村振興的美景,、村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農村日新月異的變化,開展攝影志愿服務,,唐國志所說的“走正月”還有個名字——“福送農家”志愿服務項目,,該項目曾被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等11個部門評為“全省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也是全省唯一一個攝影志愿服務團,。
“攝影不僅僅是拍照,,攝影家協(xié)會也不止步于拍照,,還要面向基層,積極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活動,,發(fā)揮攝影服務優(yōu)勢,,以文藝傳遞黨的聲音和溫暖。”這是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們的共識,。
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采風,。
在服務人民中砥礪初心。今年,,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組織百名攝影家聚焦“更好濰坊”,,走進昌邑、濱海,、青州等地,,創(chuàng)作有生活、有溫度,、有情感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攝影作品,,用精美的影像講好濰坊故事,展現(xiàn)可信,、可愛,、可敬的濰坊形象。
?團結就是戰(zhàn)斗力
“要說我們?yōu)H坊攝影界的特點,,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非常團結,。團結就是戰(zhàn)斗力,我們?yōu)H坊有青年攝影家協(xié)會,、女攝影家協(xié)會,,還有攝影研究院,不管辦展還是培訓,,無論哪一家需要支援,,只要招呼一聲,我們都會資源共享,、齊心協(xié)力,。”唐國志介紹。
不僅如此,,一位會員還告訴記者:“唐老師非常公平公正,,他點評我們的作品不是只豎大拇指,而是好就是好,,哪里不好就指出來,,然后與我們探討如何能更好。他很早就拿到了泰山文藝獎,,這幾年攝影水平比早年更是高出不少,,但是每當有推薦作品的機會,,他都是讓給年輕人。”
團結就是戰(zhàn)斗力體現(xiàn)在互學互幫,、比學趕超,。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氛圍,濰坊攝影才不斷“出精品,、出人才,、辦大展”。
《山鄉(xiāng)晨曦》 劉增武 攝
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圍繞黨和國家重要時間節(jié)點以及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舉辦了“慶祝建黨100周年攝影展”“喜迎二十大,,禮贊新時代攝影大賽”,連續(xù)舉辦三屆“現(xiàn)代化品質城市建設攝影大賽”,,舉辦“鄉(xiāng)村振興看濰坊”“相約1532 鏡選美好”濰坊攝影大賽,,緊扣時代脈搏,彰顯濰坊特色,,反映城市發(fā)展變化,。
團結就是戰(zhàn)斗力還體現(xiàn)在注重交流互鑒。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與青島,、煙臺、威海,、日照攝影協(xié)會合作舉辦“膠東經濟圈攝影聯(lián)盟”交流展,,相互學習交流,促進共同提高,。積極引進高水平展覽,,推動首屆山東省紀實攝影展落戶濰坊;兩年一屆的山東省第十二屆攝影藝術展也在濰坊舉辦,,這是該展首次在濟南以外的地市舉辦,。尤其是2019年,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自開辦以來,,首次落戶山東,,在濰坊舉辦。展覽期間,,濰坊攝影家協(xié)會還舉辦了“新中國·新濰坊”“濰坊老照片”“農村三個模式”“城市與建筑”四個展覽,,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參觀人數(shù)高達19萬人次,。
心系城市發(fā)展,,山河入畫屏。“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將繼續(xù)牢牢把握正確的文藝導向,,團結帶領廣大會員到人民中去,,用鏡頭講好更好濰坊故事,。”唐國志說。
《魯戲》 伍迪 攝
記者手記:
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放到全國攝影圈都是一個“很能打”的團隊,,探尋其蓬勃發(fā)展背后的邏輯,,密碼有三。
一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在濰坊市攝影家協(xié)會,“攝影師跟拍勞動者,,拍著拍著就成了朋友”的故事屢見不鮮,,以勞動者為主題的拍攝也屢屢斬獲全國大獎。對群眾有感情,,真正把自己當作群眾的一員,,才能創(chuàng)作出打動人心的作品。
二是熱愛家鄉(xiāng),?;貞浧鹱约旱?ldquo;開學第一課”,一位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告訴記者:主席和授課老師都問他們,,你們出去采風,,到新疆、到西藏,,一個地方就拍攝三五天,,能拍得過當?shù)厝藛幔窟€是要從身邊的人,、從自己的家鄉(xiāng)開始拍,。要扎扎實實宣傳濰坊,攝影家就應該這樣,,光有興趣愛好還不夠,,對家鄉(xiāng)有熱愛的心才能拍出好照片。
三是要與時代同頻共振,。攝影記錄時代,,用鏡頭記錄奮進新時代,用畫面展示壯闊新征程,,講好濰坊故事,,記錄真實、立體,、全面的濰坊,,就一定能創(chuàng)作出可信、可愛、可敬的作品,。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石瑩/文
圖片均為資料圖
責任編輯: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