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濰坊日報 發(fā)布時間:2023-10-10 15:21:28
說“莫”
□王觴
漢字里面,很多存在一字兼有褒貶兩義現象,。比如“莫”字,,就是一個很特別的例子。
《說文解字》謂:“莫,,日且冥也,。從日在茻(mǎng)中。”日且冥,,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天將黑,。這是許慎總結出來的字義,而他總結的依據則是通過對字形的分析,,即“從日在茻中”一句,。
“莫”的甲骨文字形有
等。就我們列出的兩個字形而言,,前者四周如同小草,,后者四周像樹木,這便是“茻”字的來源,,中間皆為“日”字,。
“日在茻中”,即太陽被植物包圍,、覆蓋,,由此引申出天將黑之意,又從太陽被遮掩引申出否定義,,比如沒有,、不要。
后來,“莫”字的否定義被廣泛使用,,為了表達的需要,,先人便在此基礎上又造新字以表天將黑之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歧義,。
這一點我們需要非常重視,,好多漢字的出現就是為了表意的更加準確而更具針對性。
這個新字,,便是“暮”字,。我們看楷書的“暮”字,上面為莫,,下面為日,。與“莫”字相比,“暮”字下面又多了一個“日”,,這其實是強調太陽被覆蓋,、遮掩之意。
上面說了“莫”的否定義及其發(fā)展,。這是“貶義”的一面,。那么,其“褒義”的一面是什么,?
其“褒義”的一面是盛大、繁多等意,,不僅表示“有”這種肯定義,,還格外強調更多、更大,。
《詩經》中有:“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十三經注疏》云:“莫莫,,成就之貌。”何謂成就,?當然是葛藤長勢茂盛,,可備采用。
《詩經》中有:“莫莫葛藟,,施于條枚,。”《王力古漢語字典》注為:“茂密的樣子。”
“莫”字的盛大之意,,不僅用于植物,,還被用來形容地域。
唐代王維《使至塞上》云:“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漠”字即有盛大之意,,形容地域之遼闊。
從文字學角度而言,,“漠”是“莫”的后起字,,“莫”是“漠”的字源。
如果,,我們在閱讀時注意到了文字字義的這種“對立”現象,,我們的思維便不容易被常見字義所束縛,而變得更加靈活,,理解能力也會大大增強,。
責任編輯:平小娜
濰坊日報社主辦 網站備案號:魯ICP備10207392號-1 魯公網安備 37070502000004號 新聞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4
新聞熱線:0536-8196500 廣告熱線:0536-8196033 郵箱:[email protected] 濰坊國際風箏會
版權所有:濰坊日報社(濰坊報業(yè)集團) 濰坊新聞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 2007-2021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 “涉互聯(lián)網算法推薦”專項舉報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