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51年,他的電影從未結束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11-14 08:47:00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都振明曾是安丘電影公司的一名電影放映員,2015年退休后,,熱愛電影放映的他又加入公益電影志愿服務隊,。51年來,,他累計放映電影超萬場,,觀影人次超百萬,。11月12日,,都振明入選“中國好人榜”,。
都振明
51年的堅守源于熱愛
都振明出生于1955年,,“我對電影有特殊的情愫,從骨子里就喜歡電影,。”都振明說,,他小時候就很想成為一名電影放映員。
熱愛是最好的驅(qū)動力,。17歲時,都振明如愿以償,,成為了一名電影放映員,。那年9月,他推著一輛裝有電影放映機,、小型發(fā)電機,、膠卷、幕布等物品的獨輪車開始了自己的光影人生,,這一干就是51年,。“這50多年以來,每次出發(fā)去放電影前,,我的心里都非常舒暢。”談起放電影,,都振明的喜悅溢于言表,。回憶起年少時的放映時光,,都振明說,,那時的放映設備總重量超過300斤,有時去村子里放電影需要走很遠的崎嶇土路,,但因為喜歡電影,他從不覺得沉重,、苦惱,。
“那時候一聽放電影,周邊七八個村乃至十幾個村的村民都會趕來,。無論寒冬酷暑,,村民們都堅持看完影片再走。”回憶起那些年放電影的場景,都振明歷歷在目,。
都振明在放電影,。
電影照亮他的公益之路
長久的基層放映經(jīng)歷讓都振明對每個村的村民情況了然于心,每次去放電影時,,他都會買上米,、面、油等生活物資給生活暫時困難的村民送去,。工作之余,,都振明還為村民換電燈、修家電,、曬麥子,、抬糧食,與放映隊的志愿者一起為村里的留守老人理發(fā),。有些年邁的老人空閑時間會編笤帚,、笸籮,都振明和同事就幫他們拿到城里賣掉,,再把錢送回來,。自發(fā)的善行,變成了都振明的日常,。
“即使退休了,,我還是會跟志愿者一起下鄉(xiāng),因為這些公益性的活動需要更多人來做,。”都振明堅定地說,。
都振明對放映設備進行保養(yǎng)。
放映老師傅與“00后新兵”
都振明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每周對放映設備進行保養(yǎng),、維修,。為更好更快地將電影送進各個村莊,都振明還虛心向年輕隊員請教,,學習電腦知識,、數(shù)字放映技術等放映相關知識。
今年22歲的呂航是一名大三學生,,高三畢業(yè)后,,他每年寒暑假都在安丘電影公司兼職放映員。“我是安丘人,,小時候都老師和放映員們會從我家借電源放電影,,我就蹲在家門口看,幻想可以成為他們,。高考后的那個暑假,,我和父親提議去當放映員,,算是滿足童年的愿望。”呂航說,,都振明是他的師父,,溫柔且有耐心,教會了他很多東西,。“每場放映師父都會教給我很多實用的放映技巧,,他從不吝嗇傳授自己掌握的知識。”呂航說,。
51年來,,都振明放映電影近萬場,走遍866個村子,,放映總里程超200多萬公里,,見證了毫米電影放映機到數(shù)字電影放映機的變遷。“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放下去,。”提及電影與放映,這位已經(jīng)頭發(fā)花白的老人眼里仍流露出少年時的光芒,。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馬宇琪/文
圖片均為資料圖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