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廠罷工為最后戰(zhàn)斗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3-12-17 15:26:25
王盡美的家鄉(xiāng)
1925年4月28日,,王盡美又在《平民日報》上發(fā)表《青島國民會議促成會致警廳函件》,,為受日本人壓迫的大康紗廠工人罷工伸張正義。“此種為中華民族爭人格之舉,,凡屬國人莫不深表同情,。乃聞貴廳意有協(xié)同日人,,共同鎮(zhèn)壓之事,逖聽之下懼駭莫名,。幸望顧全國體,,愛護同胞,俾該罷工工人得自衛(wèi)之自由,,則本會及各界人士不勝迫切期盼之至,。”青島日商紗廠工人同盟罷工是王盡美參與的最后一次工人罷工。
病中堅持參加罷工 周密布置明確分工
青島日商大康紗廠在日本人操控下,,工人毫無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勞動條件十分惡劣,收入?yún)s少得可憐,,只能勉強糊口,。工人們因不堪壓迫,曾經(jīng)自發(fā)進行過罷工,,但都沒成功,。四方機廠工人罷工的勝利,鼓舞了大康紗廠的工人。
青島黨組織趁機培養(yǎng)工人骨干,,組建工會組織,。大康紗廠廠方對秘密組織工會有所察覺,便先發(fā)制人,,于1925年4月14日趁工人上班搜查了工人的宿舍,,搜去了工會會員名單與工會文件。工人派代表與他們交涉,,遭到他們的嚴刑拷打和開除,,激起了全廠工人的公憤。
新成立的山東地委決定利用這次有利時機,,發(fā)動工人進行大罷工,。此時的王盡美雖然病情已經(jīng)十分嚴重,但他不顧同志們的好心勸說,,仍要求參加這次罷工,。他說,從1924年3月,,他就開始在大康紗廠開展革命活動,,對工廠里的狀況很了解,能夠為開展罷工出上力,。在他的堅持下,,地委同意了他的要求。
王盡美到了青島后,,堅持與鄧恩銘戰(zhàn)斗在罷工第一線,。他們通過工會召開工人代表會議,提出了21條要求,,要求廠方24小時內(nèi)答復(fù),,否則就舉行罷工。廠方只釋放了被扣押的工人,,對工人提出的21條要求卻置之不理,。在王盡美與鄧恩銘指揮下,4月19日,,大康紗廠工人開始罷工,。
根據(jù)王盡美的建議,他們采用王盡美領(lǐng)導(dǎo)山海關(guān)橋梁廠罷工的經(jīng)驗,,周密布置安排,。他們指示紗廠成立罷工委員會,負責罷工的指揮工作,。委員會下設(shè)組織,、秘書,、宣傳、交通,、庶務(wù),、會計、糾察隊,、演講團、下層軍警接待委員會等,,各個部分都有明確的行動計劃和分工,。
罷工開始后,面對廠方斷絕工人伙食等困難,,有些工人產(chǎn)生了畏難退縮心理,。王盡美與鄧恩銘等人分析形勢,認為此時如放棄罷工將前功盡棄,,如大家團結(jié)一心堅持下去,,一定會取得勝利。他們決定:一方面發(fā)動青島其他紗廠進行同盟大罷工,;另一方面,,呼吁外界聲援,募集捐款,,救濟工人生活,。在王盡美、鄧恩銘等積極發(fā)動下,,青島內(nèi)外棉紗廠,、青島隆興紗廠、青島滄口鐘淵紗廠等工人群起響應(yīng),,一時間,,罷工風潮席卷島城,1.8萬余工人參與罷工,。
各地捐款派人援助 罷工取得初步勝利
全國各地也紛紛聲援大康紗廠工人的大罷工,。王盡美還以青島國民會議促成會的名義發(fā)出致青島警廳函件,膠濟鐵路總工會首先組成青島紗廠罷工后援會,,上海紗廠工人匯來捐款,,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除派人前來慰問,還號召各工會積極支援,。
5月4日,,中共中央發(fā)出《通告第二十九號——各地應(yīng)通電聲援青島日本大康等紗廠罷工》。
廠方開始采用商會調(diào)解,、拉攏工人代表,、雇傭地痞流氓搞破壞等手段,,企圖破壞罷工,但都被王盡美和同志們成功化解,。廠方惱羞成怒,,逮捕了中共青島黨支部書記鄧恩銘。王盡美和青島黨組織在千方百計營救鄧恩銘的同時,,沉靜應(yīng)對,、繼續(xù)有條不紊地指揮罷工。
在罷工的20多個日日夜夜里,,王盡美一直帶病斗爭在第一線,,他兜里裝著藥,什么時候咳嗽了就什么時候服用,;他袖筒里掖著毛巾和手帕,,上面都擦滿了虛汗和咯出的血跡。
當斗爭堅持到5月6日,,日商廠方聯(lián)合發(fā)表一份聲明書,,請求停止罷工。王盡美等根據(jù)實際情況和現(xiàn)實條件,,在廠方答應(yīng)部分工人利益前提下,,同意工會與日商紗廠達成協(xié)議。
5月9日,,雙方達成了9項協(xié)議,,罷工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吐血病倒回到家鄉(xiāng) 再返青島竟成永別
罷工勝利了,,王盡美卻再也堅持不住,,當他從慶祝勝利的現(xiàn)場走出來時,大口大口吐著鮮血,,他病倒了,。
同志們都勸他住院治療,他知道這種病很難治好,,就拒絕了,。考慮到自己在青島不但不能工作,,還會給組織和同志們增添負擔,,他提出回家鄉(xiāng)休養(yǎng)。1925年6月,,王盡美在同志們護送下,,回到了大北杏村。
母親為了更好地照顧他,,向“見山堂”借用了院內(nèi)一間小南屋,,讓他單獨住著,。盡管家人四處求醫(yī),悉心照料,,他的病情還是日趨惡化,,除了咳嗽吐血,還經(jīng)?;杳圆恍?。
全家人都為他的病情感到無比悲傷,妻子經(jīng)常暗自流淚,,大兒子王乃征沒心思上學(xué)了,,小兒子王乃恩也不在院子里到處玩耍了,悲傷就像烏云一般籠罩在小院的上空,。
一天清晨,,昏迷中的王盡美被一陣哽咽聲驚醒,,他看見妻子與大兒子正在他身旁抽泣著,。他便強打精神安慰妻子說:“不要難過,我的病會好起來的,。即便好不了,,人有生就有死,你要想得開,,不要因為我愁壞了身子,,這個家和孩子們還需要你操持與撫養(yǎng)。”他又囑咐王乃征:“你要好好上學(xué),,長大了要為窮人辦事,,要成為有出息的人。”
隨著病情的日益惡化,,王盡美意識到來日無多,,想到冒著生命危險正在與反動當局進行斗爭的戰(zhàn)友們,他決定回到青島,,死也不能離開斗爭崗位,,死也不能離開戰(zhàn)友。
一天傍晚,,他對母親和妻子說:“我要回青島,,病好了再回來。”妻子已經(jīng)預(yù)感到這一去將是永別,,但她還是用衣襟擦拭著眼淚,,強忍著悲痛點著頭。
母親知道在鄉(xiāng)下已經(jīng)治不好他的病,,去青島興許還有希望,,就答應(yīng):“娘陪你去,。”
1925年7月的一個大清早,天剛蒙蒙亮,,王盡美被幾個鄉(xiāng)親從屋里抬到院子里的擔架上,,擔架是母親找人用床做成的,為了防熱和防蚊,,上面還罩上了蚊帳,。
母親站在擔架旁,問王盡美還有沒有要囑咐的,。祖母早已在屋里泣不成聲了,,妻子也已哭成了淚人……王乃征哭著對父親說:“爹,你早些回來,,我再也不氣你了,,再也不往本子上亂畫了。”
王盡美吃力地伸出骨瘦如柴的手,,緩慢地擦去兒子的眼淚,,“征兒,男子漢不能掉金豆子,,要聽奶奶和娘的話,,好好念書,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當他被抬到大街上時,,街上已經(jīng)站滿了前來送行的鄉(xiāng)親們。他含著眼淚,,揮著無力的手,,向鄉(xiāng)親們告別……
這一去竟成了永別……
責任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