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水劍 | 零食“公攤面積”該“瘦瘦身”了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12-26 09:51:48
零食“公攤面積”該“瘦瘦身”了
□濰坊融媒評論員 薛靜
據(jù)《中國新聞周刊》報道,,購買零食的時候,看似分為三等份的餅干,,打開盒子發(fā)現(xiàn)中間凹進去一塊,;一片分裝海苔里墊有大包干燥劑;箱裝牛奶僅有5小盒,,剩余兩倍空間用紙板填充,;種種方式只為了讓商品顯得更“有料”。網(wǎng)友吐槽稱:“這樣的包裝會誤導消費選擇,,感覺受到了明顯的欺騙和糊弄,。”前不久,零食“公攤面積”沖上熱搜,,零食包裝問題再度引發(fā)熱議,。
最近關于食品過度包裝的問題引發(fā)熱議,,只不過不是月餅、粽子這些“節(jié)日特供”,,而是零食,,因為包裝過大、實物太少被吐槽為零食“公攤面積”,。好笑之余,,不禁讓人回想起兩年前的一樁“舊聞”,某網(wǎng)紅零食品牌高管受賄之余還伙同他人盜賣公司廢紙箱獲利超68萬元,,最后鋃鐺入獄,。
獲利超68萬元,這得賣多少紙箱,?這些摞成山的紙箱,,背后又是多少過度包裝?一個品牌尚且如此,,整個市場就更不用說了,。過度包裝不僅與當下“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倡議背道而馳,,還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更重要的是涉嫌損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如果是故意通過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包裝形式欺騙消費者,,還有可能構成欺詐,。
食品包裝的意義在于安全防護。精美的包裝固然可以吸引消費者,,但不是長久之道,。對消費者而言,包裝再精美,、再獨特,,關注的核心還是里面的食品。試想,,當消費者滿懷期待拆開包裝,,發(fā)現(xiàn)食品實際數(shù)量、質量和包裝不相符時,,想必再好看的包裝也拯救不了“棄購”的心情,。
實際上,《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強制性國家標準已于今年9月份正式實施,,對31類食品,、16類化妝品的包裝層數(shù)、包裝成本,、包裝空隙率作了明確規(guī)定,。
既然有依據(jù),,那么對于零食“公攤面積”過大、涉嫌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相關部門需要積極作為,,該監(jiān)管就得監(jiān)管,促使企業(yè)合規(guī)經(jīng)營,,而不是通過過度包裝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獲利,。同時,消費者也需擦亮眼睛,,樹立理性消費觀,,在購買食品的時候,拒絕那些過度包裝的商品,,以實際行動詮釋綠色環(huán)保生活理念,。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