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濰坊新聞網(wǎng) > 史海鉤沉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3-12-29 10:07:30
濰州勝景浮煙山
◎劉雨東
慈文德 攝
“望留境內(nèi)有名山,,云霧浮沉響壑泉”。
坐落于濰城區(qū)西南部的浮煙山,,其上林木蔥郁,,綠樹成蔭。山腳水何澹澹,,波光粼粼,,有符山水庫相伴,青山綠草,、水光山色融為一體,。這里雖無崇峰巖崖,但綺麗幽雅,,蒼茫雄渾,。其崖澗幽深,層巒疊嶂,。又因林木植被豐茂,,尤因麓臺和風箏賽事而聞名。
如今,,這里已是一處融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風景優(yōu)美的森林公園了。四季都有游客和市民在這里進行戶外運動,,已成為人們休閑,、健身、娛樂,、旅游的絕佳地,。
山水有情,生生不息。浮煙山一帶,,東依白浪河,西臨大于水,,是一處適合觀光游覽,、吟詩作賦的醉美旅游勝地。
山水相依好一派醉人風光,!這里不僅自然景致優(yōu)美,,而且氣候宜人。信步森林公園內(nèi),,令人寵辱皆忘,、流連忘返。置身其中,,心曠神怡,油然而生“天山人合一”之感,。
浮煙山一帶人杰地靈,,文風興盛,。據(jù)記載,山上原有浮煙閣,、麓臺書院,、溪澗草堂、詠翠亭,、臥云臺,、朝陽觀、公孫弘墓等古跡,。
出濰坊市區(qū)沿寶通街向西南方向行駛十余公里,,便到達市郊的這座歷史文化名山,。其海拔161.5米,南北長3公里,,周邊被森林覆蓋,負氧離子濃度高達每立方厘米3萬個以上,,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濰坊少山,,浮煙山位于中心城區(qū)近郊,。物以稀為貴,,加上之前風箏會的舉辦,,故這里被文人墨客推崇鐘愛,,早已廣為人知,,或攬勝,,或抒懷,或寄情,,旖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人或遠客,,呼朋喚伴前來游玩,賦詩著文,,樂哉悠哉,。
浮煙山南北列嶂,,橫際平野,。整個山勢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坡平緩,,西坡陡峭,山區(qū)地貌多變,,溝谷密布,,頂部較為平坦寬敞,森林植被茂盛,,四季風景各具特色,。山西依福緣湖,山水相映,,更為浮煙山增添了幾分秀麗。透過山腳下的符山水庫抬眼望去,,水面浩渺,浮煙山就隱匿在一片霧氣氤氳中,,宛如仙境,。
初識浮煙山緣于一年一屆的風箏會,。己丑年的濰坊國際風箏會在浮煙山隆重舉行。那時,,我剛剛脫下心愛的“國防綠”來到美麗的世界風箏都工作,,對這座魯中明珠城市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和遐想。
當然,,這里除了聞名遐邇的風箏之外,還有十笏園,、木版年畫和麓臺等文化遺產(chǎn)聞名于世。范仲淹,、歐陽修,、蘇軾、鄭板橋等一大批名士在此留下了一段段傳奇,。
《麓臺秋月》是張起巖在游浮煙山時的賞景懷古之作,,他是元代山東境內(nèi)唯一的一位科考狀元,。
相傳,,公元前314年,,孟子曾來望留講學,臨走時,,百姓聚集希望孟子留下,,因此有了望留鎮(zhèn),、望留村,、孟家村……
浮煙山東麓有一個“麓臺”,有歷史悠久的古村麓臺村,,村東有古遺址漢丞相公孫弘墓,。
據(jù)記載,,當年的麓臺,突兀于浮煙山主峰東麓,,臺高二丈余,,方數(shù)十畝,。臺側(cè)有七泉,泉水匯之為池,,清澈明凈,。臺上曾有簡易學校,人稱“山左學府”,。明代建有書院,。西漢丞相公孫弘早年曾在浮煙山讀書、長居,,逝后葬浮煙山東麓,。東晉末年,南燕國太子慕容超曾在麓臺月下讀書礪志,,以備即位治國,。
據(jù)《濰縣志稿》記載,,公孫弘,漢代丞相,,封平津侯,葬于村東此冢,。墓上蒼松翠柏,,百余年樹齡,為后人所栽,,也顯露幾分古意。
浮煙山古麓臺上,,有一塊不大的石碑,,碑文為:“銀河漾漾凈天街,,碧月輝輝照麓臺,。臺上讀書燕太子,,清光依舊向人來。”
后人將其稱為《麓臺秋月》,。麓臺秋月美景,久負盛名,。每至秋夕,月上之時,,月印清潭,,靜影沉璧,浮光耀金,,碧色輝輝,。秋日登麓臺賞月,成為歷代文人墨客體味“遺世獨立”,、清心忘欲感覺的最佳去處,。
浮煙山雖海拔不高,但登山遠眺,,廣袤高遠,,滿眼山水相依,綠染全景,,微風襲人,,一覽無余,,讓人不禁心曠神怡,精神倍爽,,好不自在,。遠遠望去,山頂白云繚繞,、如煙似霧,、霧氣升騰、虛幻縹緲,。
位于山東南側(cè)的浮煙山風箏放飛場,,場地巨大,讓人不禁想起那曾經(jīng)人山人海,、千萬只風箏翱翔藍天的熱鬧放飛場景,。
那一年,單位決定組織參加風箏會的放飛比賽,,我有幸和同事們一起來到了慕名已久且心馳神往的浮煙山,。
每當放飛的日子,浮煙山偌大的放飛場上集聚著來自國內(nèi)外的游客和選手,。目之所及,,天空中的風箏五彩斑斕、琳瑯滿目,,僅參賽隊伍就多達上百支,加上前來觀光的游人,、風箏愛好者,,可謂人山人海。
“濰坊風箏大賽”是濰坊的傳統(tǒng)風箏賽事,,是歷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重點活動之一,,代表著濰坊風箏制作和放飛競技的最高水平。只見藍天下,,風箏迎風飛舞,,有宛如長龍的龍頭蜈蚣風箏、龐大如牛般的巨人風箏,、小如麻雀般的臉譜風箏,,還有栩栩如生的動物風箏、活潑可愛的卡通風箏……各式各樣的風箏齊聚天空,,上下翻飛,展露千姿百態(tài),,好一派柳鶯鬧春的景象。
銀線連四海,,風箏傳友誼,。選手們在地上跑,,風箏在天上飛,千鳶競飛舞,。大家不分國界,可勁兒地放飛手中的風箏,,頓時,,放飛了心情,也放飛了夢想與希望,,在歡樂聲中全身心感受風箏的魅力,,盡情享受放飛帶來的樂趣,整個放飛場成了歡樂的海洋,,大家共享歡樂放飛時光。
放飛結(jié)束,,外國游人依依惜別,感慨之余,,用蹩腳的中國話說:“浮煙山,,我不想說再見!”的確,他們帶著誠意而來,,帶著愜意而歸,,數(shù)天的相處,更多的是不舍和留戀,。
再次遙望浮煙寶塔,青綠的山與明凈的天空交相輝映,,如詩似畫,。
讓人駐足流連忘返的山和景致不少,然而“望留”的浮煙山疊疊復重重的生態(tài),,及其歷史淵源和名人古跡,,讓人感受到別樣的體驗和收獲,正如外國友人所言,,浮煙山我不想說再見!
濰州勝景——浮煙山,,她期待著你!
責任編輯:平小娜
濰坊日報社主辦 網(wǎng)站備案號:魯ICP備10207392號-1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70502000004號 新聞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4
新聞熱線:0536-8196500 廣告熱線:0536-8196033 郵箱:[email protected] 濰坊國際風箏會
版權(quán)所有:濰坊日報社(濰坊報業(yè)集團) 濰坊新聞網(wǎng)絡(luò)傳媒有限公司 ? 2007-2021 網(wǎng)絡(luò)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 “涉互聯(lián)網(wǎng)算法推薦”專項舉報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