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時值寒冬,氣溫較低,但在奎文區(qū)虞新街與文化路交叉口附近經(jīng)營著一個“小修”便民服務點的攤主劉衛(wèi)星每天都堅守在街頭,,隨時為有需要的市民服務,。城市管理部門給他配備的“小藍篷”,為他提供了擋風遮寒的一方小天地,。劉衛(wèi)星說,,他給市民帶去便利,,城市給他帶來“溫暖”,,這種感覺真好,。
劉衛(wèi)星在為市民維修自行車。
市民小修小補,,路邊“小藍篷”解決大問題
1月3日,,劉衛(wèi)星的“小藍篷”剛開始營業(yè),就有市民找上門,。這位市民推著一輛自行車過來,,兩個輪胎都癟了,請劉衛(wèi)星幫忙看看,。這位市民將自行車停好后,,就急匆匆離開去買菜了。劉衛(wèi)星檢查發(fā)現(xiàn),,前車胎跑了氣,,后車胎則是被扎壞了,需要修補,。
幫這位市民將自行車修好后,,劉衛(wèi)星剛想休息一下,又有顧客上門,,同樣是自行車車胎出了問題,,前來尋求幫助。“幸好劉師傅的小修攤離我家近,,否則這么冷的天,,推著自行車找地方修車很麻煩。”該市民說,。
劉衛(wèi)星家住坊子區(qū),,距離攤點比較遠,他一早從家中趕來,,沒顧上吃早飯,,本想來了后簡單對付一口,結果剛開始營業(yè)就忙個不停,,時間很快就接近中午了,。一上午時間,劉衛(wèi)星接了七八個活,,雖然都是小修小補,,但他對待每一個活都認認真真,力求做到最好,。
到了上午11時許,,劉衛(wèi)星剛想坐下歇一會兒,,市民嚴女士騎著自行車過來,車筐里還放著打氣筒,。嚴女士的自行車車胎出現(xiàn)了漏氣問題,,“車胎沒氣了我就趕緊打上氣,騎上快跑,,好在順利趕了過來”,。
嚴女士說,周圍的市民都知道這里有個小修攤,,攤主人很好,,很負責任,技術高超,。“這么冷的天,,劉師傅一直堅守在這里,我們有需要隨時過來都能找到他,,確實給我們提供了方便,,很感謝他。”嚴女士說,。
奎文區(qū)中央生活城小區(qū)居民王先生說,,城市里離不開修車、配鑰匙,、修鞋等便民小修攤,,它們雖然看上去不起眼,但是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體現(xiàn)了一座城市的溫度和包容度,。
“小藍篷”擋風又遮寒,攤主感覺很滿足
劉衛(wèi)星的“小藍篷”位于虞新街北側路牙石上方,,人站在街上由于風大,、氣溫低,很快就會感到寒冷難耐,,但走進“小藍篷”內(nèi),,反而感覺很溫暖。劉衛(wèi)星每干完一個活,,就會到里面暖和暖和,,休息一會兒。周圍一些市民走到這里,,也會到里面來坐坐,,和劉衛(wèi)星聊聊天,。
今年44歲的劉衛(wèi)星在“小修”便民服務點的攤主里,,算是一名“新兵”,,他以前在一家電動車銷售門店干售后服務工作,辭職后干了現(xiàn)在這一行,,自己可以掙一份辛苦錢,,也能給周圍的市民帶來生活上的便利,他干勁十足,。
劉衛(wèi)星說,,以前像他們這種“小修”攤,工作條件非常艱苦,,一方面在路邊經(jīng)營影響市容環(huán)境,,城市管理部門不允許。另外,,在寒冷的冬天氣溫太低,,在街頭長時間工作確實待不住,沒法正常經(jīng)營,。后來,,城市管理部門對“小修”便民服務點進行規(guī)范管理,為他們免費安裝了帶有圍布的“小藍篷”,,冬天的時候把圍布一圍,,“小藍篷”里自成一方天地,不至于凍得沒法工作,,保證他們在冬天也能夠有一份收入,,而且還能更好地為市民服務,一舉兩得,。
劉衛(wèi)星說,,去年城市管理部門專門給他換了新的“小藍篷”,讓他感覺非常滿足,。這個冬天,,無論刮風下雪,劉衛(wèi)星都正常營業(yè),,始終堅守在寒風里,。他說,城市管理部門給他提供了這么好的經(jīng)營條件,,他就要肩負起責任,,不能讓有需要的市民過來找他時撲個空。
市民張先生沒事時就會到劉衛(wèi)星的“小藍篷”里坐坐,,他覺得城市管理部門給“小修”攤主們配備的這個“小藍篷”非常人性化,,讓人感覺城市管理很便民、很接地氣、非常溫暖,,體現(xiàn)了濰坊的城市溫度,。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春暉/文圖
責任編輯:封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