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面對遺體和死亡,,是她們工作的日常,。不被親人所理解,,她們也心甘情愿為每一個逝去的生命站好最后一班崗,讓告別變得美麗,。4月2日,,記者走進濰坊市殯葬事業(yè)服務中心第一殯儀館(以下簡稱“第一殯儀館”),對話女子入殮師隊伍,,了解她們的堅守和心聲,。
左起分別為:王曉冉、辛宇赫,、位明皓,、張黎萍
辛宇赫、位明皓,、張黎萍,、王曉冉四位年輕姑娘的組合被第一殯儀館稱為“女子遺體整容小分隊”,她們中年齡最小的僅有24歲,。從夜間值班,、接運遺體、一對一服務逝者親屬到獨立進行遺體修復,、化妝,,她們精通殯葬服務全流程。
十年間
已完成上千具遺體修復
1992年出生的辛宇赫,,是小分隊里年齡最大的,,也是其他三個姑娘口中的“隊長”。4月2日中午12時許,,她剛剛完成了兩個多小時的遺體修復工作,,吃上當天的第一頓飯。
身材嬌小的辛宇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柔弱,。其實,,辛宇赫的工作既需要專業(yè)技能,也需要一定的體力,。她說:“時間最長的一次,,站著連續(xù)工作了7個多小時。”從2013年到第一殯儀館工作至今,,辛宇赫已經(jīng)完成了上千具遺體的修復,、化妝,算是隊伍里的資深殯葬人,。
辛宇赫(右)在工作中,。
辛宇赫告訴記者,夜間值班如果接到外出接運遺體任務,面對的往往是非正常死亡的遺體形象,,為了給逝者和親屬最大的尊重,,她們?yōu)槭耪呖p合、整容,、化妝,,努力讓逝者體面走完最后一站。
“入殮師這個工作是特殊的,,很多人對此存在偏見,,但當我們的付出得到了逝者親屬的認可,一切都變得值得,,我發(fā)自內(nèi)心熱愛我的職業(yè),。”交談中,辛宇赫目光中充滿了堅定,。
王曉冉在工作中,。
團隊內(nèi)最小的王曉冉今年24歲,是個標準的“00后”,,從高考報志愿到入行,,都是她自己做的決定。對于目前的工作,,王曉冉表示,,“我不在意外界的任何聲音,,只全神貫注于當下的每一次操作,。逝者親屬的滿意就是我繼續(xù)下去的最大動力,我打心底里為自己的職業(yè)感到驕傲”,。
從業(yè)2年多時間,,王曉冉一點點積累經(jīng)驗,已經(jīng)能夠獨當一面,,經(jīng)她手化的妝容細膩柔美,,得到過很多逝者親屬的肯定。王曉冉說,,自己聽到過很多不理解的聲音,,但是既然選擇了就會堅持走下去。
溫柔以待
面對的逝者是別人的至親
吉林姑娘位明皓和四川姑娘張黎萍都出生于1999年,,兩人是大學同學,,畢業(yè)后一起來到第一殯儀館工作。
去年夏天,,一位30多歲的女家屬獨自來到殯儀館為家人處理后事,,因為恐懼,她全身顫抖不已,。張黎萍默默地陪伴左右,,不斷給她言語上的安慰和鼓勵,,慢慢地使家屬情緒穩(wěn)定下來。
張黎萍(右)在工作中,。
“你年紀輕輕的,,干這行不害怕嗎?”家屬這樣問張黎萍,。“我面對的每一個逝者都是別人的至親,,這是我不懼怕的原因,也是我選擇這份職業(yè)最大的意義,。”張黎萍擲地有聲的回復讓家屬感動不已,。
雖然張黎萍來到第一殯儀館工作已經(jīng)有3年多的時間,但家鄉(xiāng)的很多親戚朋友都還不清楚她的職業(yè),。“有人問起,,我就說在民政局工作,不會說得太具體,。自己的父母尚且做不到完全接受,,更何況其他人,所以家里有喜事我也會主動避嫌,,基本不會出席,。”張黎萍表示,外界的不理解絲毫不影響自己對這份職業(yè)的執(zhí)著和熱愛,。
位明皓在工作中,。
對此,位明皓感觸頗深,,“我大學期間實習的那家殯儀館位于市中心,,但點外賣時經(jīng)常遇到商家和騎手拒絕接單的情況,很多人對我們這個場所和行業(yè)非常忌諱,,覺得不吉利,,害怕與我們接觸。”
“每個人都是被微笑著迎接的,,逝去的時候也應該被溫柔地相待,,我覺得這份工作挺有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眾對于殯葬行業(yè)的理解和關(guān)注也越來越多,,如今很少有人再因為職業(yè)的原因抗拒與她接觸和交往,位明皓表示,,自己會一直堅持下去,。
感悟生命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來自生者的悲慟和不舍,讓四位姑娘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采訪的最后,,四位姑娘拿出手機跟記者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工作中的她們必須衣著得體、嚴肅且嚴謹,,生活中的她們跟其他年輕人一樣,,喜歡自拍和搞怪,活得熱烈奔放,。
職業(yè)的特殊性并沒有影響到她們的正常生活,,相反,因為見證過太多意外和生離死別,,她們覺得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會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辛宇赫告訴記者,“從業(yè)以來,,我沒有做過一次噩夢,,工作中遇到的逝者情況再特殊,工作結(jié)束我也能好好吃飯和休息,。因為我把每一位逝者都當作親人看待,,用心用情守護他們走完最后一程,我的內(nèi)心也是平靜且安寧的,。”
記者手記
之前對入殮師這個職業(yè)的了解,,是通過書籍和影視作品。通過近距離接觸從事入殮師行業(yè)的四位姑娘,,真切地被那份篤定,、堅持和對職業(yè)的熱愛深深打動,。
殯葬是“冷門行業(yè)”,,但就是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無視不理解和偏見而堅持著,、堅守著,,他們用偉大的愛做著細小的事,敬畏生命,、撫慰人心,,讓逝去的人平靜地走,讓生者得到繼續(xù)活下去的勇氣,。
墓碑是冰冷的,,不滅的是熱情。總要有人承受生命最后一環(huán)的傷痛,,他們負重而行,,也向陽而生。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國棟 張沁/文圖
責任編輯:封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