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dāng)前位置:濰坊新聞網(wǎng) > 文化雜談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4-06-24 10:03:02
說“火”
□王觴
人類開啟文明的第一步,,很可能就是對“火”的應(yīng)用。從東方的“燧人氏取火”到西方的“普羅米修斯盜火”,,似乎都在說明“火”對人類文明的推進作用,。
《說文解字》“火”部,收錄了112字,后人又新附6字,,其余未歸入“火”部的還有很多,。有人統(tǒng)計過,大概有400多個漢字,。
可見,,“火”對人類的影響有多么巨大。
“火”字作為部首參與造字時,,靈活多變,,可以在文字的左部,比如燒,、烤等字,;可以在文字的右部,比如秋字,;可以在文字的上部,,比如炎、光等字,;也可以在文字的下部,,比如炅、焚等字,。
有人可能會說,,“光”字的上面怎么會是火?這是因為沒有看到文字的小篆字形,,所以才會產(chǎn)生疑問,。我們今天分析漢字,至少要分析到小篆字形才可以,,因為小篆字形是文字學(xué)上“篆書”與“隸書”的分水嶺,。從甲骨文到小篆,可以統(tǒng)稱為“篆書”,;從隸書往后的字形,,可以統(tǒng)稱為“隸書”。而從“篆書”到“隸書”變化的過程,,即是“隸變”,,又稱“隸定”。
“光”的小篆字形寫作
下為人,、上為火,。其甲骨文字形更加形象,寫作
“火”的一些變化多而復(fù)雜,,是所有部首中非常特別的一個,。比如“赤”字,,其甲骨文字形寫作
上為大、下為火,;小篆字形寫作
表示人的“大”字形變化較大,,后來演化為“土”形,下面的“火”字就容易辨認了,。但從楷書字形則一點都看不到“火”的影子,。
“火”字的變形中,有一個是極為常見的,,即“灬”,。比如熱烈、蒸煮,、煎熬等字,,下面的“灬”,都是“火”的變形,。
古時候,,稱普通老百姓為庶民。“庶”字下面的“灬”就是“火”的變形,。“庶”的甲骨文寫作
右上側(cè)為“石”,,左下即“火”之象形。
古代貴族用金屬器皿煮肉吃,,所以富貴之家吃飯叫做“鐘鳴鼎食”,。因為人多,所以要以敲鐘來“通知”吃飯這一活動,;因為富貴,所以用得起,、有資格用“鼎”一類的貴重金屬器皿煮飯,。
遠古時期,金屬稀少,,普通老百姓是用不起也沒資格用的,,所以用石鍋來煮飯,這個場面就是
至今,,民間仍有“煮石頭”的說法,,即是這一活動的語言“化石”。
這個“灬”,,今天通常被稱為偏旁,,我們小時候叫做“四點水”,后來叫“四點底”,。這些叫法,,幾乎令人無法聯(lián)想到“火”,。所以,我們可以形成這樣一種思維習(xí)慣:每當(dāng)看到“灬”,,都要嘗試去看看,,它是不是“火”。同時,,我們還要保持思維的靈活性,,不能僵化。因為,,真理也是有條件的,,分析文字也一樣。
因為,,有一些常見字中的“灬”形,,確實不是從“火”演化而來。比如“燕”“魚”,,其下部的“灬”,,是從生物的尾巴演化而來;“鳥”“烏”“馬”等字中的“灬”,,是從生物的下肢演化而來,。
熟悉普遍性規(guī)律,又非常關(guān)注特殊情況,,這樣一來,,我們分析文字的時候,錯誤就可能會少一些,。
責(zé)任編輯:平小娜
濰坊日報社主辦 網(wǎng)站備案號:魯ICP備10207392號-1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70502000004號 新聞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4
新聞熱線:0536-8196500 廣告熱線:0536-8196033 郵箱:[email protected] 濰坊國際風(fēng)箏會
版權(quán)所有:濰坊日報社(濰坊報業(yè)集團) 濰坊新聞網(wǎng)絡(luò)傳媒有限公司 ? 2007-2021 網(wǎng)絡(luò)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 “涉互聯(lián)網(wǎng)算法推薦”專項舉報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