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AED送外賣
為“小哥”打call
□濰坊融媒評論員 于哲
據(jù)極目新聞報道,最近,,一位背著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送外賣的小伙引發(fā)關注,。這位小伙名叫趙彬,是湖北武漢一名“90后”騎手,,每天騎著小電車穿梭在藏龍島的大街小巷,。進入三伏天后,除了外賣保溫箱外,,一個裝有AED的紅色背包,,也成為他每日出門必須攜帶的重要裝備。這臺AED是他前不久自己購買的,,遇到突發(fā)心臟驟?;颊邥r,能夠幫助患者心肺復蘇,。
趙彬不僅背著AED送外賣,,在他的“外賣小車”上還有救生衣、救生圈,、救生拋繩包,、破窗錘等“救命神器”,他自學了心肺復蘇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有顧客笑稱,,趙彬是個“移動的急救站”,“救人是主業(yè),,送外賣是副業(yè)”,。最近,他還報名了紅十字救護員培訓和考試,,希望學習更多更專業(yè)的急救知識,,在關鍵時刻能更準確地分析和應對。
近年來,,為加強院外急救,,不少地方出臺了政策方案,加快普及AED,,提升設備覆蓋率,,逐步建立公眾急救培訓體系,完善公眾急救支持環(huán)境,推動實現(xiàn)設備在關鍵時刻“有得用”“找得著”“用得好”,。如今,,我國公共場所急救設備的配備率不斷提升,群眾性應急救護能力不斷提高,,增加急救的流動性也日益成為社會自發(fā)行動,。
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將AED、救生圈等應急救援設備放置在私家車上,,并在車窗貼有“車內(nèi)有急救設備,,如遇緊急情況可破窗取用,無需擔責”等車貼,。同時,,一些地區(qū)還通過加強志愿服務宣傳,引導更多人參與流動急救,。在浙江衢州市,,部分出租車配備了AED,通過“移動AED”汽車平臺,,建立快速急救響應機制,;在江蘇常州市,有關部門及愛心企業(yè)攜手,,為當?shù)夭糠重涇嚺渲肁ED“救命神器”……
急救離不開愛心,、技術、設備等基本要素,,更需要模式創(chuàng)新,。這次雖然是趙彬的自發(fā)行為,但仍然具有獨特的意義,。“外賣小哥”工作群體人數(shù)眾多,,社會接觸面廣,如果發(fā)揮這一工作群體的優(yōu)勢,,讓更多“外賣小哥”的電單車變成“移動的急救站”,必然會讓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夠更加及時便捷地獲得急救,。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趙彬的公益行為讓我們看到,,服務社會,、奉獻愛心,不分年齡階段,、不分工作崗位,,人人可為、處處可為。每一個小小的善舉,,都是一份超越平凡的向上的力量,,也會進一步明晰整個社會的價值導向和行為標桿。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