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華任編輯室副主任時所出《魯中日報》,。
牛玉華任編輯室主任時所出《魯中大眾》。
牛玉華任編輯部主任時所出《魯中南報》,。
山東根據地結束“肅托”后,,由于審查期間地委書記高克亭對她印象頗深,牛玉華被留在地委宣傳隊繼續(xù)搞宣傳,,后因寫作才能,,與黨報結緣。牛玉華經常執(zhí)行采訪任務,,大多時間都是只身一人,,遭遇危險也是家常便飯。
留在地委宣傳崗位
寫寫畫畫忙碌不停
牛玉華終于從不白之冤中解脫出來。她挺直腰板,,滿腔熱忱地要求工作,。
可能因為這次“肅托”,高克亭沒有批準牛玉華重回莒南的要求,,而是把她留在地委宣傳隊,。工作性質基本沒變,主要任務是在墻上寫標語,、畫漫畫,,教唱抗戰(zhàn)歌曲。
筆是牛玉華用大麻做的,,墨是刮鍋底灰和成的,,白色和紅色就到山上挖石灰補充。那些比牛玉華還小的隊員給她當助手,。他們提著裝著紅顏料或石灰水的木桶,、小瓦罐,牛玉華踩著凳子,,爬上梯子寫寫畫畫,。附近各村及交通要道遍布她寫的醒目抗戰(zhàn)標語和畫的漫畫,。她還將抗戰(zhàn)標語口號和創(chuàng)作的詩歌刻蠟版油印,,貼遍各村的大街小巷。寫,、畫,、刻印的空隙及晚上,她再到各村去教唱抗戰(zhàn)歌曲,,十分忙碌,。
躲“掃蕩”見聞寫成詩
才華被發(fā)現去辦報
1941年,日寇集結5萬兵力,,從11月2日開始,,對沂蒙山區(qū)進行規(guī)模空前的大“掃蕩”,。地委將非戰(zhàn)斗人員化整為零,,男的發(fā)支槍,女的發(fā)了兩枚手榴彈,,由地方武裝帶領向北大山轉移,。牛玉華和十幾位小隊員隨宣傳隊長張健上山,時已寒冷,,冬裝尚未發(fā),,他們從被服廠領了布和棉絮,上山后自己做,。每人斜背著米袋子,,抬著一口鍋上了北大山,。
艱苦的生活煎熬了一個月,宣傳隊仍不得下山,。一天夜里,,地委又派人上山,命宣傳隊向泰山區(qū)轉移,。
陰黑的夜晚,,宣傳隊跟著保護轉移的小股部隊出發(fā)了。一路上又是小跑,、又是匍匐,,經過了兩道封鎖線和兩處據點,一天兩夜走了150多里路到達泰山區(qū),,宣傳隊員們第一次受到急行軍鍛煉,。
在泰山區(qū)住了近一個月,才回到反“掃蕩”勝利的沂蒙山區(qū),。牛玉華將兩個多月來躲“掃蕩”的見聞寫成二十幾行的白話詩,,油印散發(fā)張貼到各村。詩雖小,,也會引起大領導注意,。原來牛玉華還會寫作啊,領導像是發(fā)現了“新大陸”,。
這次反“掃蕩”后的1942年2月,,沂蒙地委進入沂南縣東波池村,鑒于原在魯中的《大眾日報》即將東遷濱海,,對魯中的報道會減弱,,沂蒙地委研究決定,在八開油印小報《反掃蕩》的基礎上創(chuàng)辦地委機關報《沂蒙導報》,。報初定石印,,五日一刊。配齊了副總編以上的領導后,,又把牛玉華調進了《沂蒙導報》,。
《沂蒙導報》存續(xù)時間不長。1943年春天即撤銷,,被新創(chuàng)《魯中日報》取代,。《魯中日報》的骨干就是《沂蒙導報》原班人馬,?!遏斨腥請蟆窞槿請螅?開4版,鉛印,、石印并用,。創(chuàng)刊初期,發(fā)行不過五六百份,,后逐漸增加到2000份,。
采訪途中常遇危險
只身過河差點喪命
除了《魯中日報》,牛玉華還參與了《魯中大眾》《魯中南報》的刊發(fā),,牛玉華在工作期間,,經常按照報社安排,執(zhí)行采訪任務,。大多時間都是只身一人,,遇到艱難險阻那是家常便飯。
1942年仲夏的一天,,牛玉華在艾山前采訪完回報社,,正碰上汶河發(fā)大水。不識水性的她送稿心切,,將小包袱掛在脖子上,,找水面窄的河段下了水。殊不知,,越是窄的地方水越深,,剛在沒腰的水里走了幾步,一個浪頭打來,,將她打到波濤之下,。她奮力上竄,想抓住漂過來的長樹干,,卻被連續(xù)的大浪打得暈頭轉向,只能在波濤里掙扎,。幸虧對面河岸上有人發(fā)現了,,將她救上岸。她的鼻子和嘴已嗆滿泥沙,,眼睛也被泥沙遮住,。救人者抓住她的雙腳,頭朝下倒過來,,她哇哇地吐出些帶浮萍的黃水,,嘴、鼻子,、眼睛里的泥沙又被摳出,,才活過來。
1943年初春,她去沂北縣了解反“掃蕩”情況,。出發(fā)前,,為了輕裝前進,她把棉襖棉褲里的棉花拽出來,,穿成夾衣,。夜里出發(fā)后突然下起米粒雪,走了20多里才遇上一個小村,,她不愿驚擾百姓,,鉆進一間存放燒柴的小屋里,躺在一堆桲欏葉子上差點凍死,,哆哆嗦嗦過了一宿,。
次日天明后,牛玉華一路小跑,,天黑前趕到了沂北縣委駐地,,被安排住在李大娘家。晚上尚未入睡,,就聽到了槍聲,。為了逃出敵人的包圍圈,她跟隨武工隊長轉移到一堡壘戶,,以大娘兒媳婦的身份裝病才躲過上門的偽軍盤問,。
天不亮,牛玉華又來到諸葛區(qū)采訪,,得知魯中軍區(qū)二團一營二連在歪頭崮遭敵合圍,,營長王子固和副營長徐福指揮全連頑強奮戰(zhàn),斃傷敵200余人,,敵人最后喪心病狂地放了毒氣彈,,致全連官兵除1人幸存,110余人犧牲,。牛玉華約上縣婦救會的同志連夜趕到歪頭崮,,在一座座新墳前憑吊了烈士?;貓笊绾?,連夜寫出通訊《甘灑熱血祭英靈》登在報紙上。
牛玉華類似這樣歷險的采訪經歷太多了,。
責任編輯:邢敏